岑氏留言

岑氏留言

  • 岑延旺于2022-10-27的留言:

    湖南永州江华岭东一带散布着岑氏,因为文革时期族谱被毁,但是按照广西西林字辈排序,不知道我们是哪里来的了,老一辈说以前跟桂岭一带岑氏族人有联系,进入21世纪后,没联系了……有没有人考证一下。
  • 岑卫东于2022-05-13的留言:

    岑氏亲人们,大家好!我是岑卫东,是文化大革命时代的“产物”。机缘巧合吧,终于能在这里见到如此多的岑氏亲人们围聚一堂畅所欲言,很是心慰,同时也带着一丝丝的遗憾!因为我还未出生时,爷爷(岑定伍)就不在世了,后来妈妈生我的时候,又遇上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可能是文化大革命复杂的氛围和我俩兄妹当时还小的缘故吧,爸爸(岑国玉)一直守口如瓶,极少对我们兄妹俩谈起他的身世和爷爷的事情,甚至我妈妈都不知道一丁点。再后来,我爸爸有一天突然得了急病,很快就离我们而去了。我现在只有了解到爷爷(岑定伍)有一个兄长,在逃难时失散了(名字不详),之后爷爷就做起了生意,并雇佣了工人协作 他,听说爷爷的生意还做得不错(当时那个时代,我爷爷属于榨取贫下中农的血汗,走资本主义道路,政治身份不良,是要受到批斗和坐牢的)。不知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否找到一点点的线索否?愿上天给我一点希望,也愿能从岑氏宗亲网里能得到一点点的线索。万分感谢!!
  • 岑炳旺于2022-04-02的留言:

    我们想增加人才库,有一位岑氏后裔在南宁二中任副校长,另一位在平乐县交通局任副局长。
  • 岑勇于2022-03-08的留言:

    祖墓碑文: 莫为之前雖美弗彰,莫为之後雖盛传我,祖之前後,世襲於朝,而受爵者,其历有可纪矣。 一始祖岑公諱彭。汉马功劳擢授廷行大将军乃湖广襄汉南阳始镇也。 一始祖岑公諱世铿。擢授怀远大将军乃溪洞镇也。 一始祖岑公諱永珍。擢授盟威大将军亦溪洞复镇也。 一始祖岑公諱伯颜。擢授田州中顺大夫试也。 一始祖岑公諱永泰。擢授恩州奉训大夫试也。 一始祖岑公諱辉。擢授岜鈴汎官总司守也。 一始祖岑諱光裕。为国亡身,蒙上宪不忍昧功臣,柱碑立祠,以祀之留後。仲述分住于此,只克全後裔分为五枝,有孙国泰初头门庭,继後子孙荣昌。皆由祖德流芳,以及於今孙等,歆潜恐夫特著表於,兹以头不忘之意耳。
  • 岑厚霖于2021-11-18的留言:

    自从19年我爸过身之后,我就一直没怎么接触岑氏宗亲的事和东西。今天忽然好想我爸,点开了他的微信头像,看到朋友圈,发现了这个宗亲网的链接,就进来看看。我想说 是,家里还有很多我爸当时收集什么关于族谱的资料。不知道有没有人需要?希望能对大家有用,不用放在家里蒙尘。

    查看留言

    当前位置:首页 > 岑氏留言 > 查看留言

    • 岑小舟于2009-11-25的留言:

      我是福建漳州的,祖籍福州,看了“岑氏宗亲网”得知你们编写了《岑氏春秋》和《千古英灵 荣归故里》纪念册,我想购买这两本书给我长辈看看。请你们帮忙一下,看是与谁联系、如何汇款过去,各买三本,十分感谢!联系地址已发到你们网站的邮箱。另外,已申请加入宗氏会员,请管理员审批,谢谢!

      回复: 请告诉你的收信地址,我们寄给你。岑仲平 电话:13788114023。邮箱mwg8547@163.com

    • 岑少冲于2009-11-25的留言:

      大家好 很高兴能够在这看到族内各位长辈及兄弟 我们现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 浏览了族内论坛和留言 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发现关于我们这一支,我现在是族里的小辈 具体族谱我不是很清楚 我只记得我爷爷 一辈 名字里都带“天”字 我父亲一辈里都带“永”字 我们这一辈名字里带“少” 我目前在外地求学所以不能清晰的询问家里的长辈 我希望加入振兴岑氏的行列内 并希望寻找我们这一支的来源 望博学的长者能够告知

      回复: 岑少冲,你们那里岑氏兄弟聚居在哪里?有多少人? 本网

    • 6868于2009-11-23的留言:

      大家好。我是广东省恩平的岑姓子弟。有个问题想请教各位宗亲:我们岑姓既然来源于韩城,为何又多以河南南阳这个第二落脚点作为自己的发源地呢?我记得祠堂里的牌位就是这样写的。此外,习字辈之后是什么辈呀?

      回复: 陕西韩城是岑氏的发源地,河南南阳是岑氏的发祥地,也就是岑氏兴旺发达的望郡。姓氏大多以望郡做堂号。

    • 岑巍于2009-11-22的留言:

      我们居住在重庆巴南的这一支据说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迁入的、始祖是谁?由哪迁入的?期盼能得到宗亲们的解疑。 我创建了一个岑氏家园岑巍QQ群、88581477.诚邀各位宗亲加入共诉亲情、大家一起同努力、相亲相爱一家亲、互帮互助向前行、光宗耀祖在明天!!!
    • 岑锡基于2009-11-18的留言:

      岑用宾,字允穆,顺德沙滘人。嘉靖三十八年成进士,累官至南户科给事 中。任言官后,愤恨奸宄当道,决心拼死一斗。先后经他弹劾免官的有英国公 张溶、丰城侯李儒、福建总督江道昆等十个佞巨,直声震动一时。 隆庆初年,台阁首辅高拱苛刻立威,用宾一如既往,上疏弹劾,被高挟怨 报复,外放到浙江绍兴当知府,接着又贬为陕西宜川县丞。用宾到任不足一个 月,就突然去世。死因十分可疑。人们猜测是仇家下的毒手。 用宾有才思,诗文都写得很好,著作《小谷集》。文学家王世贞甚为赏识, 出资代为印行。
    • 岑艾霖于2009-11-17的留言:

      各位宗亲你们好;我是江苏徐州.这边岑姓很少.不知道是从哪里搬来的.祖 `父辈也不知道是哪一支.
    • 岑锡基于2009-11-16的留言:

      在谈到封建时代通过科举考取高官的容桂名人的时候,人们很自然地会想起岑光樾这个人物。容桂的文化人,在谈书论诗的时候,有时也会提到岑光樾这个名字。岑光樾生于1876年,桂洲里村人,原名孝宪,字敏仲。他出身书香世家,父亲岑雯是有名的宿儒。自幼年时起,他开始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浸淫于诗书文章之中,打下了厚实的文化根基。青年时代,他到简岸书堂读书,拜名师简朝亮为师,学业长进很快。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广东乡试,他考取第四十一名举人,接着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京恩科会试时考取第三十二名贡士,殿试二甲二十四名,赐进士出身,钦点翰林庶吉士。1906年到1908年,他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回国后,任翰林院编修等职。他是一个在封建时代靠自己奋斗一步步攀上高位的成功人士,为当时许多人所钦羡。二十世纪初,腐败的清政府丧权辱国,民怨沸腾,社会动荡,资产阶级革命活动此起彼伏,统治阶级内部也出现了极大的裂痕。可以说,清朝统治已经危机四伏,败象毕露,离全面崩溃已经不远了。这时候,他在京城当官,是难以有大作为的。他远在家乡的父亲岑雯,寄给他一副对联“耐得冷官是佳事,须知经书即政书”,希望他身处乱世,能够淡薄名利,远离纷争,洁身自爱。他秉承父训,专心学术,没有卷入官场斗争,因而得以自保。至辛亥革命成功,身为清朝官吏的岑光樾举家南归,开始他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南归后,他自号“鹤禅”。鹤,取闲云野鹤之意,表示自己从此游离政治之外;禅,则表明他追求的是道德上的理想人格,是瞬间永恒的涅槃境界。从此,他隐居乡间,教书度日。他曾自撰书一条幅来表明自己的心志:“昔人有言,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今吾家虽无田可守,仍自有书可读。而所谓不贱者,固不在于人爵,而在乎天爵。孟子云: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可不勉欤。”这个条幅也反映了他以隐者自居的独特心理。1925年,他应人所邀,到香港成达书院讲学,第二年,受聘于香港公立汉文中学,并兼任汉文师范日夜校讲习。1938年退休,之后转到香港西南中学主讲文史。1945年,香港沦陷,他避居故乡,在桂洲芥舟祠(现翠竹路附近)设帐授徒,1947年,他以71岁高龄重返香港,在轩尼诗道主办成达中学,辅助子女开展教务,因报名就读的学生过多,第二年在洛克道增设了一所分校,才能满足需要。他学问精深,教法严格,数十年间,不管是乡间设绛帐,还是港岛执教鞭,都一样学子盈门,声誉甚隆。参光樾,以一个科举出身的官僚转型为誉满香江的教育工作者,他是成功的。在顺德学界、容桂乡中,他获得盛誉,是实至名归的。他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尽量做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做到和能够做好的事。他学问渊博,文章上乘,诗也写得不错,有《鹤禅集》传世。但最为世人称道的是他的书法艺术。顺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周冠登先生评论他的书艺时说:“岑光樾的书法雄浑郁勃,力透纸背,有一种他人所没有的雄强气魄。他的字,学的是《高贞碑》和唐代《等慈寺碑》,写得恣意挥洒,气象万千,书法用笔方中带圆,气势飞动,字体结构茂密洞达,能别出心裁,自成一格,艺术上已达到相当的高度。”按周先生的评价,他是容桂近百年来屈指可数的书法人才。他的书法代表作有“北固楼”题字,“桂洲里村乡约”以及“创建桂洲里村乡约碑”等。 1960年,岑光樾于香港去世,下葬于荃湾永远墓场,享年八十四岁。
    • 岑锡基于2009-11-16的留言:

      岑学吕,清光绪八年(1882年)生,字伯榘,晚号师尚老人,早期曾用笔名“华亭过客”。他是一位在民国年间闻名粤港的政学名流。 他祖籍顺德桂洲岑地涌边,后迁往上佳市。幼年家贫,靠庶母碾米为生,养育他成人。他发愤攻读,得中秀才。二十二岁毕业于广州武备学堂,随后在香山及本县碧江西淋任小学教员。 青年时代的岑学吕,面对朝廷腐败,国难频仍,目睹日寇吞并朝鲜,朝廷屈膝苟安,丧权辱国,他在日记中惊叹曰:“热血满腔,徒呼奈何。阴平穷寇非难御,如此江山坐付人!吾不忍闻。”其爱国激情,跃然纸上。作为一名文笔出众、激情丰沛的知识分子,在当时革命风潮的影响下,很自然地选择了投身辛亥革命,以报章作为救国救民武器的道路。 他撰写了篇又一篇的评论文字,呼唤革命,发表于香港及南洋各报,名声淅显,后做了《中国日报》编外记者。1906年,恰逢邹容烈士逝世一周年,他撰文纪念,文字激烈悲壮,最终不容于清廷,被迫逃港,投奔《中国日报》。在这里他结识了一大批后来叱咤风云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如胡汉民、冯自由、陈少白等,继续撰文鼓吹革命,号召民众**清政府的腐朽政权。同年,他参加同盟会,成为一名资产阶级革命的斗士。1910年,他奉命前往苏门答腊的槟榔屿,办学报,宣传孙中山的革命主张,足迹踏遍南洋各地。 辛亥革命成功,他归国参政,来到广州,被任命为都督府秘书。在新旧政权交替的时刻,社会局面十分混乱,他担任“军民编遣处”主任,协助其他部门部署各地编遣工作,与警察厅内外配合,采取招抚并举,奖惩结合的手段,震摄了坏人,稳定了人心,一时间广州市民纷纷拍手称快。 1912年2月,岑学吕被任命为东莞县县长。当时,东莞县内烟馆妓院遍地,民风强悍,械斗不止,一片乌烟瘴气。他到任后,大刀阔斧,从广州请来革命军,亲自指挥围剿土匪,惩办劣绅,严禁烟睹嫖偷,扫除迷信之风,拆庙建学校,鼓励儿童入学,以开启民智。于是社会环境得以有效管理,民众得到革命的好处,东莞县一时改通人和,一片升平景象。但由于为民作主,终为地方豪强所不容,任职年余即转任他乡。几经浮沉,他到了北京,历任国务院部属秘书,科员、科长。“九.一八”前夕,他应邀出关任张学良秘书,“九.一八”后,到蒙藏委员会任职。1936年,他随黄慕松回粤任省府秘书长,黄逝世,他代理省主席一个月,之后去职,隐居香港著书立说。1963年在香港病逝,享年八十二岁。存世著作有《梁燕生先生年谱》等多种,甚有学术价值。 他为人正直、勤奋,从政期间,留下良好名声,而他的书法和诗文,也颇负时誉。他的诗,感情丰富,畅达明晓,艺术价值颇高,如“明月只今悲汉土,再天人力挽天心”、“国未瓜分人未老,好横戈去扫狐氛”等写于中华民族面临被列强瓜分时的诗句,激越动人,传涌一时。而“一肩家国两茫然,七处乡心路八千”、“似与哀鸿同一例,汝犹怜我我何堪”等写于日冠侵华期间的诗句,诗中蕴含着悲愤,非凡手可为。他一生中写诗不多,著有《岑学吕诗略》,共存诗150首。他的书法,颇造诣深。幼年时,他家贫无纸笔,便束稻为笔,以阶砖当纸,蘸水苦练不辍,成年后,“每日早起必习字一小时”,一直坚持到老。他的书法,得名家苏若瑚指授,从北碑入手,力避柔靡之气。“楷书帖取钟王,碑取北魏、六朝;草书取黄道周与张瑞图而参以已意,厚重而刚柔并济,灵活而规矩森严,天骨开张,生气远出”(陈秉昌《书法名家岑学吕》)。他所到之处,留下墨迹不少,而以在韩江任职时写的最多。容桂雨花寺门口的对联“止水明如镜、好山青到门”,便是他的题撰与手书,字体沉雄雅健,是吾邑不可多得的书法瑰宝。
    • 岑锡基于2009-11-16的留言:

      岑仲勉 桂洲里村牛归古巷,走出了顺德最后一位翰林岑光樾,不久,又走出了名闻中外的大历史学家岑仲勉。而他们两人相差十几岁,两家相距不过二十米。岑仲勉,名汝懋,又名铭恕,字仲勉,1885年出生于一个读书世家。他最后成为历史学家,走过的是一段比较独特的人生历程,这段历程,可以用“半路出家”来概括。他七岁读私塾,自幼受到中国古文化的熏陶。私塾离家很近,但母亲望子成龙心切,让他随老师住宿学习。幼年的岑仲勉勤奋学习,对嬉戏玩耍不感兴趣。他课习北碑,摹写汉隶,熟读四书五经,十四岁已经八股成篇,并能写作骈文和策论。在此同时,他靠刻苦的自学,通读了《通鉴易知录》,自修了父亲留下的《通典》等历史学著作。他之所以最后成为历史学家,是与少年时代打下坚实的古文学、史学基础分不开的。 1903年,岑仲勉十八岁,他考入两广大学堂。在这段时间,他除了研究经史和宋代理学之外,还利用业余时间博览群书,特别对乾嘉学派的考据之学给予特别的关注,多年的积淀,为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了雄厚的根基。 在两广大学学习了五年之后,他转入了粤秀书院继续深造,并开始接触物理、英语等课程。1912年,他转读北京高等专门税务学校学习。这是一所培养近代税务人才的学校,所开学科是诸如经济、数学等经世致用之学。这几年的学习,使他的思想受到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洗礼,提高了其后史学研究中的形式逻辑的素养。毕业后,他先后在税务、海关等机关任职员,从事的是与史学无直接关系的工作。但他在业余时间,仍然孜孜不倦地读书,积累史料。四十岁后,他到广州一家教会中学任教。这期间,他在校刊陆续发表了一批西北史地考证文章,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史学家顾颉刚、陈垣等对他十分赞赏,约他为《中大史学专刊》和《辅仁学志》撰稿人。到1934年,他出版了专著《佛游天竺记考释》一书。到1937年,陈垣推荐他到南京**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研究员。从此,他“半路出家”,正式步入史学研究领域。 “七.七”事变后,研究所几度迁徙,他在动荡的环境中,仍然以饱满的爱国热情和分秒必争的紧迫感投入到工作中。他致力于唐史研究和文献整理,发表了大量论著,其中以《白氏长庆集》的研究最受中外学界注目。解放前夕,他转到中山大学历史系任教。解放后,他的学术研究进入了黄金时期。他边讲学边著书立说,成果倍超于前。有一个数字可以说明问题:解放前,他仅有机会出版专著两种,解放后至逝世的十一年间出版的专著已有十三种之多。他的主要学术著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还有《黄河变迁史》、《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唐人行第录》、《元和姓纂四校记》、《西周社会制度问题》、《隋唐史》、《隋书求是》、《墨子城守各篇简注》、《中外史地考证》等多种,累计一千余万字,真可以说是著作等身了。 1961年,他在完成了《郎官石柱题名新补篇》一书的初稿之后,即患病入院,同年十月去世,终年七十六岁。这位在先秦史、隋唐史、文献学、地史学和中外交通史等学科领域造诣颇深,卓有建树的著名历史学家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后人心中。
    • 岑于2009-11-15的留言:

      我也姓岑,我是广东清远的,今天看了岑氏宗亲才知道我们岑氏原来是那么大的,我这才200来人一个村哦。希望大家以后多联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