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岑氏留言

  • 岑延旺于2022-10-27的留言:

    湖南永州江华岭东一带散布着岑氏,因为文革时期族谱被毁,但是按照广西西林字辈排序,不知道我们是哪里来的了,老一辈说以前跟桂岭一带岑氏族人有联系,进入21世纪后,没联系了……有没有人考证一下。
  • 岑卫东于2022-05-13的留言:

    岑氏亲人们,大家好!我是岑卫东,是文化大革命时代的“产物”。机缘巧合吧,终于能在这里见到如此多的岑氏亲人们围聚一堂畅所欲言,很是心慰,同时也带着一丝丝的遗憾!因为我还未出生时,爷爷(岑定伍)就不在世了,后来妈妈生我的时候,又遇上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可能是文化大革命复杂的氛围和我俩兄妹当时还小的缘故吧,爸爸(岑国玉)一直守口如瓶,极少对我们兄妹俩谈起他的身世和爷爷的事情,甚至我妈妈都不知道一丁点。再后来,我爸爸有一天突然得了急病,很快就离我们而去了。我现在只有了解到爷爷(岑定伍)有一个兄长,在逃难时失散了(名字不详),之后爷爷就做起了生意,并雇佣了工人协作 他,听说爷爷的生意还做得不错(当时那个时代,我爷爷属于榨取贫下中农的血汗,走资本主义道路,政治身份不良,是要受到批斗和坐牢的)。不知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否找到一点点的线索否?愿上天给我一点希望,也愿能从岑氏宗亲网里能得到一点点的线索。万分感谢!!
  • 岑炳旺于2022-04-02的留言:

    我们想增加人才库,有一位岑氏后裔在南宁二中任副校长,另一位在平乐县交通局任副局长。
  • 岑勇于2022-03-08的留言:

    祖墓碑文: 莫为之前雖美弗彰,莫为之後雖盛传我,祖之前後,世襲於朝,而受爵者,其历有可纪矣。 一始祖岑公諱彭。汉马功劳擢授廷行大将军乃湖广襄汉南阳始镇也。 一始祖岑公諱世铿。擢授怀远大将军乃溪洞镇也。 一始祖岑公諱永珍。擢授盟威大将军亦溪洞复镇也。 一始祖岑公諱伯颜。擢授田州中顺大夫试也。 一始祖岑公諱永泰。擢授恩州奉训大夫试也。 一始祖岑公諱辉。擢授岜鈴汎官总司守也。 一始祖岑諱光裕。为国亡身,蒙上宪不忍昧功臣,柱碑立祠,以祀之留後。仲述分住于此,只克全後裔分为五枝,有孙国泰初头门庭,继後子孙荣昌。皆由祖德流芳,以及於今孙等,歆潜恐夫特著表於,兹以头不忘之意耳。
  • 岑厚霖于2021-11-18的留言:

    自从19年我爸过身之后,我就一直没怎么接触岑氏宗亲的事和东西。今天忽然好想我爸,点开了他的微信头像,看到朋友圈,发现了这个宗亲网的链接,就进来看看。我想说 是,家里还有很多我爸当时收集什么关于族谱的资料。不知道有没有人需要?希望能对大家有用,不用放在家里蒙尘。

    岑氏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岑氏要闻

    浅谈岑氏文化

    信息来源:岑氏宗亲网 作者: 更新时间:2011-11-02 17:21:34
    浅谈岑氏文化
    岑时一
     
        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精神财富。岑氏文化就是岑氏的精神财富。精神这个东西是与物质相对应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氏族的存在,要靠自己的文化来维系和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氏族没有自已的文化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岑氏文化怎样呢?我们岑氏文化与整个中华文化一样也是光辉灿烂的。我们岑氏从岑彭公起到现在已经历了两千多年,在这两千多年当中,孙子不断蕃衍,或由于仕政流寓,或由于游学落户,或由于征战和荒乱迁徙 ,岑氏子孙现今已由河南南阳散居到浙江、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安徽等地,可以说是遍布整个江南。岑氏在各地或长或短时间从事政治、经济、教育和军事等活动中,相互交流,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并具有一定的特色,它的主要内容或者说精髓,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八个字,即忠孝清廉,戍边守土。现就这两句话分别说明如下:
        一、忠孝清廉
        在我们岑氏的历史上,忠孝清廉的代表人物和著作,应是唐代的岑文本和他的《莲花赋》。岑文本是唐太宗的重臣,深受唐太宗的赏识,是盛唐时的宰相,地位显赫。他出身布衣,十四岁时,他父亲岑之象遭诬告被投入监狱,出于尽孝,年纪虽小也要为父申冤,他毅然去到衙门,找到司隶,说明父亲是清白的,就象莲花那样洁净。于是司隶就叫他作《莲花赋》,他毫不犹豫,一挥而就,情词恳切,语句华丽,韵味十足,思想深邃,众人叫好,于是感动了司隶,父冤遂申。这篇《莲花赋》已经失传了,今人未能看到,但它在我们岑氏的历史上是很受推崇的,不少文章、诗词、谱序、对联都提到它。如唐代大诗人、文本公曾孙岑参曾为岑氏宗祠写过一首对联:“平台赏莲花之赋;幕府兴棠芾之歌。”还有一首失名的对联:“食黄精以登仙界;赋莲花而雪父冤。”我们广西田州《岑氏源流谱叙》也特别提到《莲花赋》:“笙兴棠芾之歌;共赏莲花之赋”。浙江章庆堂岑氏宗祠也有两首对联提到《莲花赋》,其中一首长联的上联写到“莲赋平台,棠歌幕府”,可见我们岑氏历代对《莲花赋》是十分看重的。为什么会看重《莲花赋》,就因为《莲花赋》彰显了一种清廉的精神。大家都知道莲花是出淤泥而不染,既华丽又清净,一直是官员清廉的象征。《莲花赋》原文我们虽未能看到,但可以肯定是赞美莲花的清净和喻人应当具有象莲花那样的品格。《莲花赋》所彰显的精神一直在岑氏子孙中承传,因而也就形成了岑氏的一种文化。自文本公以来,有不少岑氏的官员都是清廉的楷模,如岑文本本人,官虽居高位,但却十分清廉,有人叫他给自己的家庭置点产业,他说我所得的薪俸已经够多的了,我时常为此感到惶恐,还要置什么产业呢?今天我们不妨设想一下,要置产业,就必定要多花钱,如钱不够怎么办?就很容易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去贪腐,以权谋私。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文本公总是抱着诚惶诚恐的心态去处理一切事情,过俭朴的生活。文本公之后有 “江东三岑”,三岑是指唐代的岑羲、岑仲翔、岑仲休,这三人均为岑曼倩的二、三、四子即兄弟三人,最初三人分别为金坛令、长州令、溧水令,均有治理的政绩,岑羲在武则天和睿宗执政时为宰相职,他十分清廉正直,当时有不少人不满武则天封武氏许多人为王,欲上书奏请削去这些人的王位,当确定要写奏章时,其他人因害怕武则天而推托不敢去写,只有岑羲自告奋勇,操笔成章,言词切直,深受众人赞赏,但却得罪了武则天,一度被降职。所以《幼学琼林》就说:“士仰直声汉世喜多二鲍,民歌善政江东闻有三岑”。善政肯定是清廉的,只有清廉才无私无畏,敢说真话,也可以说岑羲是唐代的直声。
        接下来,我们岑氏比较清廉的官员还有卓儿和岑安卿,卓儿是岑参的第四代孙,他做什么官不大清楚,但有很多对联和谱序提到他。如我们广西田州《岑氏源流谱叙》就说到:“更有三岑载颂卓儿循良”,良就是良好。浙江余姚章庆堂岑氏宗祠有一首对联:“奎卓清望齐莲赋;栲栳高风接客星。”这里说的“莲赋”就是《莲花赋》,“齐莲赋”就是可以与《莲花赋》看齐,是什么与《莲花赋》看齐呢?是清望,即,清廉声望,是谁的清廉声望呢?是奎卓,卓就是指卓儿,奎是指奎星,卓儿对应星宿奎星而称奎卓。这副对联的上联就是说卓儿的清廉声望可以与《莲花赋》的声望看齐。下联,“栲栳”是指岑安卿,因岑安卿辞官之后居住在栲栳山峰下,自称“栲栳山人”。高风就是崇高的风格,客星就是指上联的奎卓,接就是连接,下联就是说岑安卿的崇高风格与卓儿的清廉声望是相连相通的。
        接下来到宋代,我们广西岑氏始祖岑仲淑也是一位很清廉的官员,何以见得?有两件事可以证明。一是打败侬智高后,狄青班师回朝,可群众不让仲淑公走,要求狄青把岑仲淑留下在广西做官;第二件事就是仲淑公去世后,他儿子岑自亭欲解印归里,边民曾两次遮道拥留,是有感岑仲淑驻镇邕州对沿边溪峒诸州二十多年的治理中给群众带来的恩德,不忍让自亭离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岑仲淑是深受群众爱戴的清廉好官。接下来就要谈到近代的岑毓英和岑春煊,父子俩虽居总督高位,但也是清廉的好官,岑春煊就说过“吾家三世为官,素以清廉自励。”他特别痛恨贪污,在他任职期间,对贪污的官员严加惩处,所以有“屠官‘的称谓。综观岑氏的历史,岑氏为官清廉是主流并有突出的表现,堪称清廉世族。
        上面已谈了清廉,接着我就要谈到忠孝。忠孝在我们岑氏的历史上也是很突出的。我们全国岑氏始祖岑彭公是东汉的开国元勋,是光武中兴的功臣。东汉皇帝在敕封岑彭舞阴侯的制命中称赞说:“廷尉岑彭,才兼文武,忠贞直亮,临事勇锐,弗恤厥躬。”这么高的评价,自然是忠的代表人物。到唐代,岑文本不仅清廉也是 忠孝两全。岑文本十四岁作《莲花赋》为父申冤,是孝的最好表现,他不仅对父母孝,对弟侄也恩爱笃厚,据广东郁南《岑氏族谱》载,世上有一本叫《二十四悌》的书,书中把岑文本列为二十四悌之一。有一首失名的对联,上联说:“孝著乡邦,接武孙荣子贵。”文本公在忠方面更是众口皆碑,他辅佐唐太宗治国可谓勤勤恳恳。他想的是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不是想怎样去升官。他说我本是汉南一布衣,是走路进入长安的,能做一个秘书郎或者县令也就满足了。官越升高,他越不高兴,反而感到忧虑。当他官升到中书令(宰相职)时,他母亲看到他有忧色,问为什么?他说:我既没有功勋,也没有旧劳,位高责重,所以感到忧虑。当时很多大臣都兼任皇太子东宫的宫官,唐太宗也希望岑文本兼任,但文本公说,我守一职尚感到任务繁重,生怕没能做好。我不想再兼任别的,只想就现有职务,一心一意去侍奉皇上。所以唐太宗对文本公每称其忠,是他最感到亲近和可信赖的人。唐太宗出征高丽时,对文本公委以重任,叫他负责整个后勤粮草军需的筹集和调运工作,当他因辛劳过度暴病去世后,唐太宗将他遗体陪葬于昭陵,这是很高很特殊的待遇。之所以能享受这种待遇,就因为文本公是一位很难得的忠孝清廉的好官。文本公这种忠孝清廉精神,是我们岑氏后代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很自然的便形成了我们岑氏清廉忠孝的文化并世代相传,可以这样说:文本公是岑氏清廉忠孝文化的奠基人。
        岑氏忠孝清廉文化在传承中到了清末民初又涌现出岑毓英、岑春煊父子俩的好官。岑毓英和岑春煊在公务之暇不忘先祖,自行出资重修了四川华阳岑彭公墓和宾阳仲淑公墓,并主持撰修了《西林岑氏族谱》,有利于保存宗氏文物,方便当今的子孙找到自己的根系和对先祖的缅怀,这也是孝的表现。岑毓英和岑春煊都是生在国家内忧外患之时,他们父子俩都曾为国家呕心沥血。春煊公曾说:“国家事属一体,为家首当为国”。 毓英公在奏疏中说:“日日办自强之事,时时怀雪耻之心,国势虽弱而能强,外患虽多而不惧”。在他们有生之年为平定内乱,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为发展教育和兴利除弊作出了巨大贡献。毓英公去世后,光绪皇帝给他尧山墓钦赐的坊额中说:“德被苍生,名昭青史;志安社稷,勋并河山。”中华民国司法总长张耀曾挽岑春煊联说:“平生刚直绝伦,劾权奸,除贪暴,讨篡窃,功在国家……”这些都是给毓英公和春煊公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最好的写照,也显示岑氏忠孝清廉的文化在传承中有了新的发展。
     
        二、戍边守土
        自岑彭公以来,在我们岑氏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人物都与“边”有关。岑彭公征蜀,牺牲在武阳县,在汉代武阳县基本上是靠边了。文本公随唐太宗征高丽,高丽当今是朝鲜,他病死于征边的路上。岑参是唐代大诗人,与高适齐名,他之所以出名,主要是由于他的边塞诗。他出于爱国的热忱,为了巩固边疆,几次随军到大西北,到过安西(今甘肃省西北部的安西县)和北庭(可能是北疆),具体是到过轮台(今呼鲁木齐西南的轮台县)。军旅行进大西北是很艰苦的,要经受大风雪和飞砂走石的侵袭,但这些都阻挡不了他。他说:“万里奉皇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把国家的大事放在首位。他写边塞诗,通过描写大西北塞上的自然风光,反映边防将士艰苦毫迈之军旅生活,激起人们对祖国大西北的热爱,鼓舞将士的斗志,唤起国人关心和支持巩固大西北的边防斗争。这种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热爱军旅生活的精神,也就成了我们岑氏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通过世代承传而不断发扬光大。可以这样说岑参是我们岑氏边塞文化、戍边文化的创始者,到了宋代我们广西岑氏始祖岑仲淑为了巩固西南边疆,他响应和服从宋仁宗的证调,毅然随从狄青参加平定侬智高叛乱的战争,把侬智高分裂宋朝国家的“大南国”打掉了。在这场战争中,岑仲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后,仲淑公又应边民的请求和宋仁宗的诏命留在广西进行世代戍边守土,受封沿边溪峒军民安抚使和都督三江兵马并世代承袭。岑仲淑忠于宋朝的国家,也就很乐意地接受了这一安排。
        戍边守土是宋仁宗在平定侬智高叛乱后为巩固边疆和建设边疆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实行新的土司制度,所谓新的土司制度就是它有别于旧的土司制度,旧的土司制度的州县长官由当地蛮夷首领充任,而新的土司制度,州县长官由平定侬智高叛乱有功的汉族将士担任,并让他们的子孙世袭,达到世代戍边守土的目的。岑仲淑的职务是统管原来邕管的沿边四十多个羁縻州县,因而便成了广南西路大土司的首领,承担世代戍边守土重大责任。
        戍边守土,自然免不了要注重军事斗争,一有外敌入侵和内部叛乱,就要坚决予以抵抗和镇压。从岑仲淑任沿边溪峒军民安抚使起,到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田州最后一个土司改土归流止,岑氏土司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延续时间长达八百二十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不知经历了多少抵抗入侵和平定内乱的战争。戍边守土本来只限于广西西部的范围,但历代一遇内忧外患,往往征调广西土司的土兵去进行抵御和平定。出征广西境外的地方有交趾(今越南)、云南、贵州、广东、海南以至江浙,其中最有名的是田州土司瓦氏夫人奉调率狼兵五千到江浙进行抗倭斗争,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呈现了英雄本色。戍边守土斗争中,既建立丰功,也要付出不少牺牲,据不完全统计,历代到广西外部出征或从征的战争中,岑氏土州官或土州官的兄弟、子女牺牲的共有十一位之多,有牺牲并不能动摇岑氏戍边守土的决心,甚至还主动到别的省份去进行戍边守土,这当中最突出的就是岑毓英和岑毓宝兄弟俩。岑毓英开头是参与滇省平定杜文秀叛乱的斗争,后来一跃成为平定杜文秀叛乱的主持者和统帅。平定杜文秀叛乱之后,又着手抵抗英法帝国主义对滇省的侵犯,可谓功勋卓著,岑毓英去世后,光绪帝赐给尧山岑毓英墓刻在牌坊上的一首挽联说:“靖边徼峰烟,百战勋名威夷夏;仗疆圻节钺卅年遗爱在滇黔。”三十年遗爱在滇黔就是说岑毓英把自己的爱心,毕生的心血都贡献给了云南和贵州的大地,这无异于在云南和贵州两省戍边守土,只不过云贵总督是流官,不是土官,子孙不能承袭,仅此差别而已。广西岑氏在戍边守土中于武著称,在对敌作战中科学地总结出了一套兵法,叫《岑氏兵法》,这是全国古往今来少有的几部兵法之一,它是岑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重要遗产中的瑰宝。
        戍边守土不仅仅崇尚军事,更要发展教育,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清除民族之间的隔阂。据族谱记载,仲淑公劝民开垦,教民书籍,禁陋俗。仲淑孙岑翔公袭职到田州后,针对当地有岁时杀人祭鬼、婚姻多野合、小有纷争就仇杀不已的情况,便训之从忠孝,化之以仁义,辑睦里邻,毋相杀掠,于是蛮风为之一变。在发展经济方面,改善横山马市,兴利除弊,边民受益匪浅。在发展教育上,在明代思恩府岑瑛做得比较突出,他鼎设黉宫(古时学校),请设教授(官办老师),使民有所学。通过发展教育,传授中原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民风也随之改变,使社会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
        最近在两会一节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听取广西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后说:“广西民族团结,边疆巩固”。这个现状和大好形势是怎么得来的?当然是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各级党委和政府努力工作的结果,但这不是唯一的原因。我们想想,同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同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为什么四个靠边的自治区中至少有两个不那么稳定,比如西藏和新疆就曾发生过动乱,民族问题比较突出?相比广西民族比较团结,边防比较巩固。所以我们还得找找其他原因,比如从历史方面找找原因。在历史上,广西与其它自治区最大的不同就是广西的西半部从宋代以来实行过长达八百二十多年以岑氏为首领的新的土司制度,推行戍边守土的政策,恩威并举,既在军事上打击敌对的势力,又注重民生,发展生产,发展文化教育,增进民族团结,经过漫长岁月岑氏文化的熏陶和共同生活,原来的汉族及其子孙逐渐壮化,原来的壮族及其子孙逐步汉化,也就是两个民族互相融合,共同发展,共同认同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所以今天我们广西民族比较团结,边疆比较巩固。这个大好局面的出现,当中有我们岑氏从宋代以来世代戍边守土的功劳,这个功劳早就有人作过中肯的评价。如民国初期,有个叫刘锡蕃的曾写过一本书,这本书叫《岭表纪蛮》,他在书中说:“故论开拓广西之功,以狄氏为最大,然筚路蓝褛,共启山林,使汉人在广西之势力,发扬光大,至于永久,则不能不归功于当日之诸土司,而尤不能不归功于岑氏土司,岑氏者,诚开辟桂西之先锋,而有大造于中国之版图者也”。这个评价绝不嫌高,涉及到中国的版图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不是岑仲淑随狄青征讨侬智高将他打败,铲除了他的“大南国”,如果不是在桂西实行新的土司制度让岑仲淑及其子孙世代戍边守土,今天的广西是否完全属于中国的版图?那不一定呢!又试想如果不是岑毓英平定了杜文秀之乱,粉碎他建“大理国”的企图,抵抗了英法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云南奋战了三十多年,那今天的云南是否完全属中国的版图?那也不一定呢!所以刘锡蕃的评论是实事求是的,绝不过高。
        戍边守土既是一种措施,一种要达到的目的,同时也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世代传承,也就成了一种传统,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我们岑氏所特有的,很值得珍惜和发扬光大。
     
        三、弘扬岑氏文化在当今的重要意义
        最近党中央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到要“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岑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弘扬中华文化自然也包括弘扬岑氏文化。那怎么弘扬呢?首先我们要深入地、全面地研究岑氏文化,了解岑氏文化的主要内容,它的精髓所在。其次,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要很好地学习、宣传、承传和实践岑氏文化,尤其是当今在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时期,弘扬岑氏文化更有它的重要意义和针对性。改革开放必然会带来许多冲突、包括思想冲突、利益冲突。岑氏文化倡导忠孝,在今天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尊老爱幼,笃睦邻里,建立和谐社会首先要从建立和谐家庭做起。岑氏文化倡导清廉,在今天就要清廉从政,清廉办事,做事要讲诚信,对人要平等相待,反对一切腐败现象。岑氏文化戍边守土的精神,在今天也不会过时,今天我们国家周边还是很不稳定的,尤其是东边和南边形势非常严峻 。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被日本侵占,台湾尚未统一,南海诸岛、领海也被人蚕食,我国的东边南边正在被人围堵。我们岑氏族人要发扬戍边守土的精神,关心支持和配合我国政府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所采取的外交的、经济的、文化的甚至军事的斗争,做好本职工作,增强国力和文化影响力、吸引力、凝聚力,在这一重大斗争中,继续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