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岑氏留言

  • 岑延旺于2022-10-27的留言:

    湖南永州江华岭东一带散布着岑氏,因为文革时期族谱被毁,但是按照广西西林字辈排序,不知道我们是哪里来的了,老一辈说以前跟桂岭一带岑氏族人有联系,进入21世纪后,没联系了……有没有人考证一下。
  • 岑卫东于2022-05-13的留言:

    岑氏亲人们,大家好!我是岑卫东,是文化大革命时代的“产物”。机缘巧合吧,终于能在这里见到如此多的岑氏亲人们围聚一堂畅所欲言,很是心慰,同时也带着一丝丝的遗憾!因为我还未出生时,爷爷(岑定伍)就不在世了,后来妈妈生我的时候,又遇上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可能是文化大革命复杂的氛围和我俩兄妹当时还小的缘故吧,爸爸(岑国玉)一直守口如瓶,极少对我们兄妹俩谈起他的身世和爷爷的事情,甚至我妈妈都不知道一丁点。再后来,我爸爸有一天突然得了急病,很快就离我们而去了。我现在只有了解到爷爷(岑定伍)有一个兄长,在逃难时失散了(名字不详),之后爷爷就做起了生意,并雇佣了工人协作 他,听说爷爷的生意还做得不错(当时那个时代,我爷爷属于榨取贫下中农的血汗,走资本主义道路,政治身份不良,是要受到批斗和坐牢的)。不知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否找到一点点的线索否?愿上天给我一点希望,也愿能从岑氏宗亲网里能得到一点点的线索。万分感谢!!
  • 岑炳旺于2022-04-02的留言:

    我们想增加人才库,有一位岑氏后裔在南宁二中任副校长,另一位在平乐县交通局任副局长。
  • 岑勇于2022-03-08的留言:

    祖墓碑文: 莫为之前雖美弗彰,莫为之後雖盛传我,祖之前後,世襲於朝,而受爵者,其历有可纪矣。 一始祖岑公諱彭。汉马功劳擢授廷行大将军乃湖广襄汉南阳始镇也。 一始祖岑公諱世铿。擢授怀远大将军乃溪洞镇也。 一始祖岑公諱永珍。擢授盟威大将军亦溪洞复镇也。 一始祖岑公諱伯颜。擢授田州中顺大夫试也。 一始祖岑公諱永泰。擢授恩州奉训大夫试也。 一始祖岑公諱辉。擢授岜鈴汎官总司守也。 一始祖岑諱光裕。为国亡身,蒙上宪不忍昧功臣,柱碑立祠,以祀之留後。仲述分住于此,只克全後裔分为五枝,有孙国泰初头门庭,继後子孙荣昌。皆由祖德流芳,以及於今孙等,歆潜恐夫特著表於,兹以头不忘之意耳。
  • 岑厚霖于2021-11-18的留言:

    自从19年我爸过身之后,我就一直没怎么接触岑氏宗亲的事和东西。今天忽然好想我爸,点开了他的微信头像,看到朋友圈,发现了这个宗亲网的链接,就进来看看。我想说 是,家里还有很多我爸当时收集什么关于族谱的资料。不知道有没有人需要?希望能对大家有用,不用放在家里蒙尘。

    岑氏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岑氏要闻

    新书信息

    信息来源:岑氏宗亲网 作者: 更新时间:2013-08-05 21:16:14

    《岑襄勤公奏稿》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月影印本

     

    《岑襄勤公奏稿》解题[①]
     
    黄振南
     
     
        《岑襄勤公奏稿》30卷,首卷1卷,总目1卷,清岑毓英撰,岑春蓂辑,光绪二十三年(1897)武昌督粮官署刻本,现分编为5册,另附录1册。
        岑毓英(1829~1889),字彦卿,号匡国。广西泗城府西林县那劳寨(今西林县那劳乡那劳村那劳屯)人。“那劳”系壮语译名,“那”意为田,“劳”指动物脂肪,“那劳”即肥沃似动物脂肪之田。清同治十二年(1873)加太子少保,光绪十五年(1889)晋太子太傅。寻卒,赠太子太傅,谥襄勤。清制,大臣所加虚衔或卒后赠官,通称宫衔,故人称“岑宫保”,其于老家所修屋宇称“宫保府”。
    继岑毓英官至总督后,其弟岑毓宝、子岑春煊亦曾任总督或护理总督,故有“一门三总督”之家声,唱响近代中国,在广西乃至壮族历史上更絶无仅有。
        岑毓英生于书香之家,其父苍松“以文学起家,补博士”,教子甚严。岑毓英自幼聪颖,先在家塾发蒙,后三度赴云南省广南县求学。据其门人赵藩所撰《岑襄勤公年谱》载,游学期间,岑毓英“齑粥其食,缯布其衣”,“闻人有书,婉转假贷,穷日夜诵读,或怀饼就抄。僦居环堵之室,冬不炉,夏不扇,风雨篝灯,率至丙夜。资用屡不给,同学劝应连城书院课试,辄前列,获奖膏火,藉供薪米。”勤奋修成正果,17岁时回乡考试,获西林县试第一名、西林县学附生第一名、泗城(治今凌云县泗城镇)府试第一名。
    成绩优异,使岑毓英更热衷于仕途。惟父病逝,学业中断;而太平军兴,则改变其人生航向。
        受太平军反清武装斗争影响,广西各地农民蜂涌而起,清朝统治当局寝食难安。因八旗兵、绿营兵不足以镇压农民反清队伍,为保住政权,清廷下令各地举办团练,以维持当地局面。为此,岑毓英受命出任西林县西乡团总,时年22岁。
        团练有别于正规军,为地方武装,团总乃其头目。岑毓英家有尚武传统,自己亦非文弱书生,《岑襄勤公行状》称其“读书之暇,偶习弧矢剑槊,导引血气,久之并娴其技。”故团总之任,于岑毓英自非难为。既履任,岑毓英带头捐款,筹粮制器,集合丁壮,加紧训练,捍卫乡里。于是西乡(今西林县东部数乡)一带乂安,岑毓英多得官府赏识,定为县丞人选。
        未料争选县丞时,岑毓英与商人叶正邦发生械斗,败衄潜逃入滇,当矿工以谋生计。因有任团总经历,岑毓英被指派组织团练护矿,其成效为迤西总兵福升发现,收其兵丁入麾下,岑毓英遂成官军一员。
        时适云南回民起义,岑毓英参与镇压,作战勇猛,屡获拔擢,自知县、知州升任知府,同治元年(1862)代理云南布政使,旋加按察史衔。升迁之速,令人侧目。
        尔后,岑毓英继续平定云南各地回民,大得清廷赞赏,同治七年(1868)擢升云南巡抚,6年后兼署云贵总督。后丁继母之忧,光绪五年(1879)复出,授贵州巡抚,加兵部尚书衔。3年后再署云贵总督,翌年实授,直至去世,为西南封疆大吏,名闻一时。
        督抚任上,岑毓英为云南、贵州两省社会安定与发展尽心尽力,诸如医治战争创伤,减免税费,安抚灾民,裁汰冗官冗兵,集资兴学,修建乌江铁桥等等,令人赞誉不已。而处理马嘉理案,尤为瞩目。
        中法战争爆发在即,岑毓英奉命出任福建巡抚,办理台湾防务(时台湾尚未建省,隶属福建)。在台一年,成绩斐然。
        自台返滇,岑毓英目击时艰,亲率滇军出关援越抗法,为越南抗法前线官阶最高者。清廷高度赞扬此举,称其“勇于任事。”岑毓英指挥越南抗法战场西线战事,围宣光,攻临洮,切断法军援应路线,为东路冯子材军镇南关(今友谊关)痛创法军创造有利条件。
        战后,岑毓英参与中越边界云南段勘划。经与法方代表反复辩论,舌敝唇焦,争回曾沦入越部分土地,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功不可没。
        岑毓英原为儒生,满腹经纶。光绪五年二月十六日(1879年3月8日)有幸与光绪帝师翁同龢在京面晤,翁在日记中称岑“渊然有学问。”晚清著名学者王闿运在《湘绮楼日记》光绪二年五月十四日(1876年6月5日)记事中,假他人之言称赞岑毓英为“豪杰之士,颇读书,明史事,非但李钦差不及,虽今大吏鲜有及者。”
        岑毓英虽为书生,却非柔弱之辈,当时代风云将其推向从军之路,其军事才华便得以充分展现。邵镜人《同光风云录》上篇称“其为人状貌雄伟,善驾驭。治军专用土人,亲与士卒共甘苦,食不兼味,终日赤足芒鞋,履山险如平地。卧木榻,不用衬褥,即贵为督抚,教子弟亦如是。”朱孔彰《咸丰以来功臣别传》卷二十一谓称岑毓英“长于应变,善驭悍将。”少数民族将领形象,表露无遗。
        终其一生,岑毓英居官不傲,勤政为民,声望俱隆。陶湘《昭代名人尺牍续集小传》卷十二云,晚清大儒王先谦曾赞誉岑毓英“生平笃于师友,居官无声色之好。日治公牍,暇则观书,逮老如一日。所至旁求民隐,农夫牧竖,侬猓苗夷,皆与接见,训以孝弟,问其疾苦,分赉酒食。滇人虽妇孺,莫不知有岑公者。”朱孔彰《咸丰以来功臣别传》卷二十一谓岑毓英“在滇廿余年,恩信感人深。父老儿童,皆称‘我老宫保’云。”其得民心,见诸一斑。
        惟其如此,岑毓英颇得清廷赏识。谢世后光绪帝“轸惜殊深”,先颁布上谕,后赐祭文、碑文,赞其“秉性公忠,才识沉毅”云云,并将生平政绩宣付国史馆立传,入祀京师贤良祠,在滇建立专祠,以供当地官民凭吊。贵州巡抚潘霨则专折奏请建岑毓英专祠于贵阳,得以批准。在其故乡广西,泗城府知府绶麟据府属凌云、西隆(今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三州县绅民关于建立岑毓英专祠之请,上书桂抚,巡抚马丕瑶遂会同两广总督李瀚章联衔奏请其事,以昭荩绩而顺舆情。
        岑毓英被安葬于桂林市尧山西南麓,墓园已列入桂林市文物保护单位,其牌坊门额“德被苍生”、“名昭青史”、“志安社稷”、“勋并河山”及门联“论中兴保乂之勋岂徒威慑百蛮名闻九译,与古来忠贞相匹允合碑刊岘首庙立沔阳”,“靖边徼烽烟百战勋名威夷夏,仗疆圻节钺卅年遗爱在滇黔”;“绝域建奇勋瘴雨蛮烟远近留将军壁垒,九重褒伟略金泥紫诰春秋祀公辅祠堂”,“应运而生拨危乱定治安泽遗三省,得天者厚膺位禄享名寿福备九畴”云云,总结平生作为,尚切其要。
        《岑襄勤公遗集》刊刻后,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曾将其全文缩小影印,并装订成6册辑入,编为第38辑第371~376册,由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于1976年12月印行。惟其新加封面书名中,将“勤”字误印为“勋”。 
        尔后,广西民族学院(今广西民族大学)黄盛陆等先生将其标点,改用繁体字横排,作为“桂苑书林丛书”之一种,1898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定名《岑毓英奏稿》。
        又后来,我按“壮学丛书”古籍项目之要求,以重新标点该书申请立项,获得批准。有广西民族研究所原副所长白耀天副研究员之配合,合我所指导研究生黎瑛、刘启强及其数位同学之力,用简化字横排,作为“壮学丛书”之一种,2005年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据丛书命名规则,书名改称《岑毓英集》。
        是书首卷内封A面篆字大题作“岑襄勤公遗集”,内封B面牌记镌“光绪二十三年\刻成于\武昌督粮\官署园”。     岑春蓂为岑毓英第五子,继配赖氏所出,国学生,乙酉科(1885年)乡试,房荐特赏知府,因服阙未到任。后以道员选授湖北全省督粮道,任上裒汇其父奏稿,付诸剞劂,遂成是书。据篆字大题知,是书应本称《岑襄勤公遗集》,后只刻奏稿部分而未及其余,故本次整理影印出版时,据正文首卷首叶题名著录为《岑襄勤公奏稿》。
        《奏稿》原本半叶11行,行21字。四周双边,上下细黑口,黑双对鱼尾。框高19.5厘米,寛13.7厘米。版心镌卷次及页码,版心下端版心线左侧亦镌卷次及页码,惟字体较小,在筒子叶B面,观之可完整识别卷次及页码,有效避免版口对折后只见半字之弊,便于翻阅,惟版心下端所镌卷次页码,与版心所镌卷次页码计数稍有差异。
        奏稿乃奏折之初始形态。奏折亦称奏疏、奏帖、折奏或折子,为清代官吏向皇帝奏事专用文书,因用折本缮写而名,其页数、行数、每行字数,均有固定格式。奏折封发时,具奏官员留有原稿,是为奏稿。奏稿梓行时,又有奏议、奏疏、奏折、奏牍、政书等称谓。
        有清一代,能向朝廷上奏者,仅为少数达到一定级别之高官。而高官多设幕办公,奏稿多出自幕僚、书吏之手。一通奏疏之形成,大致经过幕僚草拟、幕客数扣、校勘、送缮书房誊清、交官员本人审阅,再由幕客磨堪,最后以官员名义呈送。可知奏稿乃写作班子共同为之,为集体劳动成果。只因上奏时署官员之名,代表该官员意志与观点,习惯上视为该官员之作品。
        《奏稿》首卷计12篇,并非奏稿,内有云南巡抚谭钧培奏报岑毓英因病出缺疏,岑毓英辞世后光绪帝颁发上谕、御赐祭文、御赐入祀京师贤良祠祭文、御制碑文,岑毓英传记(迻自《国史列传》),滇抚疏陈岑毓英勋迹,著名散文学家张裕钊所撰神道碑文,帝师翁同龢所拟神道碑铭文,维新领袖陈宝箴所写墓志铭文,黔抚、桂抚奏请建岑毓英祠疏等,可资了解岑毓英生平大要。
        《奏稿》载岑毓英同治元年(1862)至光绪十五年(1889)28年间所上奏折、片,凡672通,平均年上24通,为其从政活动之重要记录:
        卷一至卷九,为1862~1873年间署理云南布政使(旋实授)、加按察使、任云南巡抚时折、片稿,内容以平定云南回民起义居多,兼及处理云南政务。
        卷十至卷十三,为1874~1875年间兼署云贵总督时折、片稿,此时岑毓英官虽兼圻,奏稿仍以滇事为多,马嘉理案尤甚,鲜有涉及贵州政务者。
        卷十四至卷十六,为1876~1881年间丁继母之忧后复出,任贵州巡抚时奏稿,内容有处理黔省政务,弹压地方,治理官场,整顿学校,筹建乌江铁桥等。
        卷十七,为1881年调任福建巡抚时赴台湾办理防务时奏稿,时间不长,内容丰富,尤以修台北城,裁汰冗员,开山抚番,浚大甲溪,赈济灾民诸事为最。
        卷十八至卷十九,为1882年署滇督(后实授)时奏稿,关涉治理云南、贵州两省政务,整顿行伍,筹办边防等。
        卷二十至卷二十四,为1883~1884年统兵出关援越抗法时奏稿,其主持西线战场,与关外中、越各军合作抗击法军详情,于中法战争史研究诚为难得。
        卷二十五至卷三十,为战后回国御边,处理善后,参与滇越勘界奏稿,对研究岑毓英晚年活动,弥足珍贵。
    门人赵藩所撰《岑襄勤公年谱》谓,岑毓英“军旅倥偬,政务殷烦,章奏书檄,幕僚具草,手自核定,时有点窜,多中窾要。其存者为批谕奏疏六十卷、书牍二十卷,诸子与门人复辑公遗诗一卷、遗文二卷。”今人可睹者,惟岑春蓂所刻奏稿,其余书牍、诗、文,均未付梓,甚为遗憾。
        岑春蓂为何未刻其余文稿?来不及刻抑或经费不足,甚或其他缘由,因未见载,不得而知。而未刊刻文稿存于何处?我向多位岑氏后人打探,均未识其故。
        至赵藩所云岑毓英有“奏疏六十卷”,而岑春蓂刻本仅30卷,似可视为岑春蓂将60卷奏稿并作30卷刻印,而非仅刻其半。刻本卷一首篇《谢代理云南布政使恩折》为同治元年五月初四日(1862年5月31日)所上,署滇藩司前,岑毓英尚无上奏资格,即此前当无缺漏。末卷末篇《病势濒危叩谢天恩折》仅具光绪十五年(1889)而无日期,折中有“口授遗言”、“临终不胜依恋感悚”云云,可知此折为岑毓英所上末通奏疏。通读此30卷奏折,内容连贯,无中断痕迹,可判无太多遗漏。
        诚然,因刻印经费不足、回避某种利害关系等而放弃其中一部分,亦有可能。昔吴汝纶编《李文忠公全书》仅选收600余万字,不及李氏全部文稿1/4(新编《李鸿章全集》篇幅达2 800万字),即是其例。但据所查相关资料,《奏稿》当无吴编李书之悬殊。
        本书于《岑襄勤公奏稿》外,另汇集四种附录编为第六册,所收资料或为岑毓英所撰,或与之相关,可为学者研究提供便利。
        附录一实由两部分组成。其一,节录自光绪四年(1878)岑毓英回乡为继母守孝期间,组织族人所纂修《西林岑氏族谱》(署岑毓英纂修,毓宝、毓祥、毓琦参订,男春泽、春荣、春煦、春蓂,侄增福、增禄、兆鸿、兆凤编校)。该谱凡十卷,又卷首一卷,光绪戊子(1888)刻本。内有岑毓英所撰序一篇;卷四《家传》载《先王考凤君府君传略》、《先考鹤亭府君传略》、《先继王妣邓太夫人传略》、《旌表贞孝三妹传略》四篇;卷六《艺文》载《岑氏家庙祀始祖四亲位次说》、《壬午告家庙文》、《壬午告元配江夫人文》、《壬午告继配赖夫人文》、《西林岑氏桂林家庙碑铭并序》、《岑氏家塾四箴并序》、《重修汉征南大将军、舞阴壮侯岑公墓碑记》、《重修宋故金紫光禄大夫、殿前麒麟武卫、怀远大将军、沿边溪峝安抚使、赠粤国公、始迁粤西祖岑公墓碑铭并序》、《元配江夫人墓表》、《继配赖夫人墓志铭并序》、《新津岑氏族谱序》十一篇。族谱底本,系由岑氏宗亲会岑仲平副会长慨为提供,于此特致谢意。其二为民国《大理县志稿》卷十八《艺文》所载《重建敷文书院记》一篇。因岑毓英于奏稿之外的诗文等著作迄今未知下落,故本书将此部分文章以“岑毓英散见文”为名辑为附录,于研究者或不无补益。
        附录二为清赵藩《岑襄勤公年谱》十卷。赵藩(1851~1927),字樾村,一字介庵,别号蝯仙,晚号石禅老人,云南省剑川县人,曾入岑毓英幕府。《年谱》对岑氏一生经历有十分详细的载述,于岑毓英生平及政治军事活动、历史功绩之研究,极具参考价值。
        附录三为岑毓英之子岑春荣等撰《岑襄勤公行状》一卷,亦是研究岑毓英生平之重要资料。
        附录四为《岑襄勤公勋德介福图》一册,共计图版40幅,每图有标题及说明文字,展现了岑毓英一生主要事功。
    需要另外说明的是,本书在编排时,统一删除了原书中无文字内容的白页,但对馆藏形成之印鉴、藏书号等未予移除,以明各馆保藏文献之功。但对于因底本及保存等原因造成的页面漫漶情况,本书只能一仍其旧。
     
    (黄振南,广西文史研究馆馆员,广西师范大学地方民族史研究所所长,教授)
               本文发表于《广西文史》2013年第2期


    [①] 《岑襄勤公奏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影印本,为潘琦主编《桂学文库·广西历代文献集成》之一种,全6册。此解题刊于奏稿正文之前,此次发表,文字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