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氏留言
-
岑延旺于2022-10-27的留言:
湖南永州江华岭东一带散布着岑氏,因为文革时期族谱被毁,但是按照广西西林字辈排序,不知道我们是哪里来的了,老一辈说以前跟桂岭一带岑氏族人有联系,进入21世纪后,没联系了……有没有人考证一下。 -
岑卫东于2022-05-13的留言:
岑氏亲人们,大家好!我是岑卫东,是文化大革命时代的“产物”。机缘巧合吧,终于能在这里见到如此多的岑氏亲人们围聚一堂畅所欲言,很是心慰,同时也带着一丝丝的遗憾!因为我还未出生时,爷爷(岑定伍)就不在世了,后来妈妈生我的时候,又遇上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可能是文化大革命复杂的氛围和我俩兄妹当时还小的缘故吧,爸爸(岑国玉)一直守口如瓶,极少对我们兄妹俩谈起他的身世和爷爷的事情,甚至我妈妈都不知道一丁点。再后来,我爸爸有一天突然得了急病,很快就离我们而去了。我现在只有了解到爷爷(岑定伍)有一个兄长,在逃难时失散了(名字不详),之后爷爷就做起了生意,并雇佣了工人协作 他,听说爷爷的生意还做得不错(当时那个时代,我爷爷属于榨取贫下中农的血汗,走资本主义道路,政治身份不良,是要受到批斗和坐牢的)。不知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否找到一点点的线索否?愿上天给我一点希望,也愿能从岑氏宗亲网里能得到一点点的线索。万分感谢!! -
岑炳旺于2022-04-02的留言:
我们想增加人才库,有一位岑氏后裔在南宁二中任副校长,另一位在平乐县交通局任副局长。 -
岑勇于2022-03-08的留言:
祖墓碑文: 莫为之前雖美弗彰,莫为之後雖盛传我,祖之前後,世襲於朝,而受爵者,其历有可纪矣。 一始祖岑公諱彭。汉马功劳擢授廷行大将军乃湖广襄汉南阳始镇也。 一始祖岑公諱世铿。擢授怀远大将军乃溪洞镇也。 一始祖岑公諱永珍。擢授盟威大将军亦溪洞复镇也。 一始祖岑公諱伯颜。擢授田州中顺大夫试也。 一始祖岑公諱永泰。擢授恩州奉训大夫试也。 一始祖岑公諱辉。擢授岜鈴汎官总司守也。 一始祖岑諱光裕。为国亡身,蒙上宪不忍昧功臣,柱碑立祠,以祀之留後。仲述分住于此,只克全後裔分为五枝,有孙国泰初头门庭,继後子孙荣昌。皆由祖德流芳,以及於今孙等,歆潜恐夫特著表於,兹以头不忘之意耳。 -
岑厚霖于2021-11-18的留言:
自从19年我爸过身之后,我就一直没怎么接触岑氏宗亲的事和东西。今天忽然好想我爸,点开了他的微信头像,看到朋友圈,发现了这个宗亲网的链接,就进来看看。我想说 是,家里还有很多我爸当时收集什么关于族谱的资料。不知道有没有人需要?希望能对大家有用,不用放在家里蒙尘。
岑氏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岑氏要闻
广西田东莲花山古墓
田东县那拔镇莲花山古墓
是元代怀远大将军岑世兴公之墓
岑时一
2016年4月16、17日,田东、田阳先后举行了祭拜巾帼英雄瓦氏夫人墓的活动,本人也前去参加了,我之所以要参加,一是出于对瓦氏夫人的崇敬,二是想利用这个机会打听打听我们广西岑氏二世祖到七世祖未知墓地有什么新发现和有什么资料可寻没有?当我到达田东祥周时,田东岑氏宗亲会会长贞荣族弟即送我一本书,这本书是田东文史第十辑,名叫《田东土州土县土司》。书内收录了贞荣所写的题目为“田东县岑氏家族略传”的文章,该文介绍了田东境内的岑氏古墓,特别较详细地介绍了那拔镇莲花山古墓,我看了之后,真觉得不虚此行,如获至宝,所以一年来我不时将此书进行翻阅,对莲花山古墓尤感兴趣。那莲花山岑氏古墓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墓呢?我只能根据贞荣族弟的文章和书中所附的照片结合我最近实地考察给读者描绘一下。
莲花山岑氏古墓座落在田东县那拔镇海拔高1020米的莲花山约800多米处的山腰上,据说是田东县的最高峰。古墓朝向东南,从墓地左右远处,其西南侧有县城至那拔镇中间的分水岭环绕,其东北侧有那拔镇至义圩镇中间的山岭环绕。山麓下,西南侧有灵岐河环抱,东北侧有龙子河环抱,两河会合于正面原上隆州府所在地江洲屯。近处,墓地两侧各有一条山梁直插江洲屯,远处层峦叠嶂,可以说这是一个由山环水抱、龙止气聚、吸尽天地之灵气、极目天际之远眺所形成的极为难得的风水宝地。可是处在这样一个极佳风水宝地上的古墓,却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墓穴被盗挖过多次,墓上各处石雕、构筑物全被推倒、打烂和断裂,墓地一片狼藉,面目全非。仅从残存的构件、雕刻和地形判断,这座古墓的原貌大概是这样的:正面墓穴下约10米为一半月形平台,面积约100平方米,平台周边安放各种动物石雕,已知的有:带鞍的战马四匹、石狮两尊,类似熊的动物两个,此外还有鹿、象、麒麟等石雕,数量不清。平台上方,随着斜坡上升一米多为一座石牌坊(或叫龙门),由四根大石柱和三根石横梁组成左、中、右三个大门,门头横梁上是什么建筑已看不出来了。石柱高约2米,石梁长约1.5米,梁、柱均深度雕刻花草及虫鱼等动物,很有立体感,栩栩如生,十分精美。牌坊前左右分别站立一位文武官员。牌坊后约6米为墓穴,墓穴前左右及墓穴两侧沿边分别站立一位文武官员。墓堂呈圆形、直径约5米,墓堂四周约高1米,均用加工平整的石块砌筑,墓穴土堆呈圆形,四周用砖砌筑。这样的装修是至今我们广西已发现的岑氏祖墓中最为高挡和豪华的墓葬,那这个古墓是属于什么朝代的墓?墓主人又是那一位祖公?下面我准备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石雕官员着装进行分析。
贞荣文章中谈到石雕官员共六个、书中四个石雕照片看来都是牌坊后的,都着齐脚跟的长袍或长裙,上衣则不同,其中两人着敞开宽袖外衣,手执笏,一个立在冢前左边(按墓朝向),另一个立于坟冢右侧边沿。另两个石雕官员着紧身窄袖白外衣,双手弯曲于胸前,一上一下,作握物状,其中一个立于冢前右边,另一个立于坟冢左侧边沿。本人分析,着宽袖外衣并执笏的为文官,着白色紧身窄袖外衣的为武官,武官双手一上一下作握物状,所握之物应是大刀或长矛等武器,但武器没有雕刻出,可能是不方便雕刻之故。由于四个石雕官员头部全被打断破坏,可能为拍照需要,把惟一找到从颈肩处折断并戴白毡帽的头部套到着宽袖外衣的文官身上,成为有头有身有脚的完整石人,并拍了照片。本人分析,这幅照片是张冠李戴了,这个被找到戴白毡帽的头部是武官的头部,被错安到文官的身上了。我看过一些资料,说“窄衫毡冠”是元代武官着装的一大特色,毡帽外面是白色的,里面是红色的,里面向外翻转折起一小部分,帽的下沿便呈现一圈红色。元代的武官多以蒙古人和西夏人充住,他们尚武、尚白,不仅服装,墓地的战马也是带白色的。元代的文官多以汉人充任,其着装和执笏仍保留汉人的传统。当然我们桂西元代岑氏土司的武官肯定都是本地人,不会是蒙古人和西夏人,但作为墓制,它要按照元朝的规制来雕刻。
从上述文武官员着装看来,这个墓肯定是元代的墓无疑。我们桂西岑氏土司在元代驻镇和去世都在田州的先祖有雄公、世兴公、帖木儿公和也先公。田州《源流谱》对雄公、帖木儿公、也先公的墓地有记载,说雄公“葬于思恩定罗山”,帖木儿公“葬于岜庄山”,也先公“葬于冻慕洲地”,惟独世兴公葬于什么地方不说。而田州《世谱》说得详细一些,不但说祖公之墓也说祖婆之墓,如祖公、祖婆都葬于同一座山,均使用“俱”字,即俱葬于某某山,而在说到世兴公时,讲完世兴公的生卒时间后,便接着说“妣黄氏夫人亦葬于定罗山。”这里用词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不用“俱”字,而改用“亦”字,这个“亦”字不是相对世兴公说的,而是相对于其家婆世兴公母亲说的,因在其前面说到雄公夫人赵氏时已明确葬于定罗山,因而在说到世兴公夫人黄氏时就采用“亦”字。“亦葬于定罗山”这句话,不能理解为世兴公也葬于定罗山,如果世兴公与其夫人都葬于定罗山,则应与其前后祖公、祖婆的用词一致,都应同样采用“俱”字,而不应采用“亦”字,这个用词的区别正好说明世兴公的墓葬是不便说明的,也许这就是《世谱》的编者有意为之,故意给人以一个模糊的说法,如果你不认真分析比对,那你也许就认为世兴公也葬于定罗山了,其实不然。既然田州《源流谱》和《世谱》都不明确世兴公墓在那里,而其他元代祖公之墓又都有了处所,则莲花山这个元代岑氏古墓就非世兴公墓莫属了。
二、从一块有刻字的残碑进行分析。
残碑宽约0.36米,上下比较平整,没有断裂口,碑的右边有断裂口,是一块横向的长方形的碑,估计全长约1.2米,断缺约0.6米,残存部分长约0.6米,从右边缺口起约占残存部分的三分之二长度是一个大“桂”字,余下三分之一有两行竖向的小字,第一行上部能清楚看出的有“癸未”二字。贞荣族弟在他的文章中认为“癸未”可能是墓主人去世的时间,查明史和《源流谱》记载,伯颜公(岑坚)是明朝永乐元年去世,那一年正是癸未年,于是便疑这个古墓为伯颜公墓。本人认为这块残碑可能是认定墓主人最重要的突破口,但仅从“癸未”二字还不足以认定,必需想办法把碑上所有字都认出来并给予合理的解释才能最终加以判定。本人用放大镜对残碑照片看了又看,不知看了多少遍,终于有所发现,在“癸未”二字下面认出“五月穀旦”四个字,另一行下面又认出“敬书”二字。“敬书”二字上面还有两个字,笔划更加模糊很难辨认,用各种字与之比较,从字形和笔划看,似乎是“漢華”二字,把两行小字连起来,就是“癸未五月穀旦漢華敬书”,这两行十个字,可以判定是这块碑的落款,它与墓主人的去世时间没有关系,它只是说明这块碑是由谁书刻的,是什么时候书刻的。“穀旦”这个词是指美好和吉祥的日子,把这个词用在这里便可排除“癸未”是墓主人去世时间的说法。那末,“桂”字又应作何解释呢?从这块碑的比例看,“桂”字右边断缺部分还应有一个大字,是由两个大字组成一个词语从右到左横读的碑刻。那末,能与“桂”字相连组成一个词语的字又应是什么字呢?本人推敲这个字应是“聯”字,“聯桂”是个赞词,是用来对兄弟同时考取功名或做大官的称赞的。那末,在我们广西岑氏的历史上有没有几个兄弟同时考取功名或做大官的呢?应当说有同时做大官的,最突出的就是元朝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右江总管世兴公向朝廷具题其四子分别总管田州路、思恩路、来安路和镇安路,第二年即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获元仁宗钦准并给予世袭,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可以说是我们广西岑氏历史上的一大盛事。对这一盛事以“聯桂”这个词给予称赞的,只见于三百七十七年后即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由镇安岑统藩所作的《岑氏宗记序》中,在此以前的历史文献均未有发现。岑统藩在序文中说:“至元,则路承公昆弟裒举首,世称联桂”。“至元”就是到了元朝,“路承公”如果不是帖木儿的字号,那就是泛指帖木儿四兄弟,“路”是指上面所说的四路,“承”是指承接路的总管,这样,“路承公昆弟”就泛指承接各路总管的四兄弟。“裒举首”就是同时做了各路总管的大官。对这一现象,世人便称之为“联桂”。这个被称为“联桂”的盛事是世兴公创造的,赞美这个盛事也就是赞美世兴公。现发现以“聯桂”为题词的碑刻安放在莲花山古墓上,那这个古墓就可以肯定是世兴公之墓了。世兴公任职是处在桂西岑氏土司最辉煌的时期,他的权势和影响力最大,莲花山古墓残存文物所显现的墓葬之豪华和高品位,是与世兴公的历史地位最为相称的。
既然这座古墓是世兴公之墓,那这座墓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呢?这就得探讨世兴公去世的时间。田州《源流谱》说:“皇元怀远大将军岑世兴公,生于景炎元年(1276),卒于延祐六年(1319),享阳四十四岁。”《镇安历代知府小传》说:世兴公于“英宗至治三年(1323)八月内卒于官,寿六十三岁。”以此推算应生于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本人认为这两谱的记载都有误。首先说出生时间,也兴公父亲雄公的出生时间,镇安谱记载是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田州谱记载是生于南宋宝庆元年(1225),两者只相差一年,基本上是一致的。世兴公是雄公的长子,雄公生世兴公,按田州谱记载到五十一岁才生,按镇安谱记载到三十六岁才生,这似乎都太晚了,雄公生儿子就有五个,可能还有女儿呢!看来其结婚和生育都应是正常的,就以其三十岁结婚生儿来算,世兴公出生不会晚于公元1253年。至于世兴公去世的时间,我们先看他在世的事迹记录,世兴公于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被封为怀远大将军、沿边溪峒军民安抚使,佩虎符;至和元年(公元1328年)被授予统兵万户府;据明嘉靖《广西通志》卷五外志载,顺帝元统三年(公元1335年),右江总管岑世兴为声援庆远莫八反抗朝廷镇压,曾“拥兵据险,道路不通”,迫使朝廷“遣使招谕”,“皆命之以官”。这就说明,迟至公元1335年世兴公还健在,不可能于公元1323年或1319年去世。公元1335年之后,就看不到世兴公事迹记载了,也许到了第二年即公元1336年世兴公便去世了,这样世兴公便应寿八十四岁,而不是六十三岁,更不是四十四岁。上述有关世兴公生卒时间的分析如果准确,则莲花山这个古墓的建造应始于元顺帝至元二年即公元1336年。
既然这座古墓早于公元1336年就开始建了,那就可以肯定这块刻有“聯桂”题词的碑,就不是建墓时就有的,而是世兴公去世367年后才补充放到墓上的,那这块碑为什么会隔这么久才由汉华书刻并安放到墓地上呢?这里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有以“聯桂”这个词称赞世兴公的来源依据。上面已说到,在我们岑氏的历史文献上,把世兴公具题其四个儿子分别总管四路称作“聯桂”的,只出现在岑统藩于清康熙三十年即公元1691年所作的《岑氏宗记序》中,汉华是田州知州廷铎公第三子,于康熙二十六年即公元1687年正式获准袭田州知州职,他袭职四年后,肯定会看到岑统藩的序文,序文中用“聯桂”这个词称赞世兴公,也肯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为他刻碑选词提供了最好的依据;第二,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据田州《源流谱》载,汉华“蒞任四十五载,地方宁靖,不知兵患”。就是说汉华任职期间是田州府以来的最好时期,是太平盛世,修谱、建祠和修坟祭祖是太平盛世特有的现象,在太平盛世的环境下,汉华公自然会想念老祖宗,特别会思念功勋盖世的世兴公,所以他就于康熙四十二年即袭职后十六年公元1703年,这一年也就是癸未年书刻以“聯桂”作为题词的碑,安放到世兴公墓上,以表示他对世兴公的崇敬和激励后人。传说莲花山古墓从汉昌公起便世世代代都有专人看护,为什么是自汉昌公起,本人分析,就是因为汉华公立了这块碑之后,很重视对世兴公墓的保护,可能特意安排他的弟弟汉昌公去分管上隆州,并交代要世世代代派人看护,所以汉昌公安排人看护与汉华公立碑是有因果关系的。
三、从墓地石材来源和加工、运输保障方面分析。
墓地雕刻的石人、石马、石柱、石梁等所需的石材,据说莲花山和原上隆州地区并不产出,肯定是从外地运来的,那究竟是从什么地方运来的呢?查地图,现那拔镇地区属红水河流域,莲花山距红水河不太远,这就可以猜想这些各色各样的料石是来自红水河中裸露的石头,至今有许多奇石仍来自红水河。要将红水河中的料石进行开采、加工、雕刻,就需聘请许多有经验、有艺术才能的石匠和技师,将料石加工、雕刻完成后,还要解决运输问题。本人查看地图,流经莲花山脚发源于巴马县并注入红水河的一条支流叫灵岐河,集雨面积较大,丰水期从河口上溯至原州府所在地江洲屯应能通航木船,本人猜测墓地的石刻、石雕、石材是用木船从红水河经灵岐河运到江洲屯的,如不能全程通航,至少有一半程路可以通航,不能通航的路程,尤其是上山的路程就只有靠人的双肩了。一根柱、梁,最长的2米,宽0.3米,按其体积和比重,每根至少有1000斤,如每人负重100斤,则要10人才能扛起来。所以石材开采、加工、雕刻、运输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应对这项艰巨的任务,就需要有一位得力和有一定权势的人来组织和指挥,本人猜测这样的一个人就是世兴公的第二个儿子阿刺兰,他是包括很长一段红水河(比如今天从大化的岩滩至都安的红渡)在内的思恩路总管。世兴公去世,筹建安息之墓,是作为儿子的阿刺兰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他负责料石开采、加工、雕刻和运输的总指挥是最合适不过了。在元代的岑氏土司又处于鼎盛时期,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没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这座豪华的墓葬出现在元朝是不会使人感到惊奇的。
上面三个方面的分析,已有充分的依据可以肯定那拔镇莲花山古墓是元代怀远大将军世兴公之墓。这一发现和肯定,是我们在寻找未知祖宗之墓的努力中,获得了一个重大的突破,很值得庆幸。但这个认定毕竟还是个人的看法,需要获得广大宗亲的认可和赞同,为此本人建议近期由广西岑氏宗亲会牵头,由田东岑氏宗亲会配合,组织一次由有关县市岑氏宗亲会代表参加的到田东那拔镇莲花山对岑氏古墓开展一次考察活动,这个考察如有必要也可邀请田东县、百色市和自治区文物管理部门的专家参加,在考察的基础上,召开一次论证会,通过论证力求取得共识,如能取得共识,就着手制定古墓修复方案,并动员我们岑氏的一切力量将这座古墓加以修复,并向田东县、百色市和自治区政府申报作为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力争作为自治区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因为世兴公在元代的管治范围,远远超过今天的百色市所管治的范围,他是桂西历代各个姓氏土司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位,在广西历史尤其是土司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作为世兴公的后代子孙,要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
这是历史资料照片
2017年4月20日于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