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氏典故

岑氏留言

  • 岑延旺于2022-10-27的留言:

    湖南永州江华岭东一带散布着岑氏,因为文革时期族谱被毁,但是按照广西西林字辈排序,不知道我们是哪里来的了,老一辈说以前跟桂岭一带岑氏族人有联系,进入21世纪后,没联系了……有没有人考证一下。
  • 岑卫东于2022-05-13的留言:

    岑氏亲人们,大家好!我是岑卫东,是文化大革命时代的“产物”。机缘巧合吧,终于能在这里见到如此多的岑氏亲人们围聚一堂畅所欲言,很是心慰,同时也带着一丝丝的遗憾!因为我还未出生时,爷爷(岑定伍)就不在世了,后来妈妈生我的时候,又遇上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可能是文化大革命复杂的氛围和我俩兄妹当时还小的缘故吧,爸爸(岑国玉)一直守口如瓶,极少对我们兄妹俩谈起他的身世和爷爷的事情,甚至我妈妈都不知道一丁点。再后来,我爸爸有一天突然得了急病,很快就离我们而去了。我现在只有了解到爷爷(岑定伍)有一个兄长,在逃难时失散了(名字不详),之后爷爷就做起了生意,并雇佣了工人协作 他,听说爷爷的生意还做得不错(当时那个时代,我爷爷属于榨取贫下中农的血汗,走资本主义道路,政治身份不良,是要受到批斗和坐牢的)。不知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否找到一点点的线索否?愿上天给我一点希望,也愿能从岑氏宗亲网里能得到一点点的线索。万分感谢!!
  • 岑炳旺于2022-04-02的留言:

    我们想增加人才库,有一位岑氏后裔在南宁二中任副校长,另一位在平乐县交通局任副局长。
  • 岑勇于2022-03-08的留言:

    祖墓碑文: 莫为之前雖美弗彰,莫为之後雖盛传我,祖之前後,世襲於朝,而受爵者,其历有可纪矣。 一始祖岑公諱彭。汉马功劳擢授廷行大将军乃湖广襄汉南阳始镇也。 一始祖岑公諱世铿。擢授怀远大将军乃溪洞镇也。 一始祖岑公諱永珍。擢授盟威大将军亦溪洞复镇也。 一始祖岑公諱伯颜。擢授田州中顺大夫试也。 一始祖岑公諱永泰。擢授恩州奉训大夫试也。 一始祖岑公諱辉。擢授岜鈴汎官总司守也。 一始祖岑諱光裕。为国亡身,蒙上宪不忍昧功臣,柱碑立祠,以祀之留後。仲述分住于此,只克全後裔分为五枝,有孙国泰初头门庭,继後子孙荣昌。皆由祖德流芳,以及於今孙等,歆潜恐夫特著表於,兹以头不忘之意耳。
  • 岑厚霖于2021-11-18的留言:

    自从19年我爸过身之后,我就一直没怎么接触岑氏宗亲的事和东西。今天忽然好想我爸,点开了他的微信头像,看到朋友圈,发现了这个宗亲网的链接,就进来看看。我想说 是,家里还有很多我爸当时收集什么关于族谱的资料。不知道有没有人需要?希望能对大家有用,不用放在家里蒙尘。

    岑氏典故

    当前位置:首页 > 岑氏典故 > 岑氏典故

    岑毓英的早期故事(片段)

    信息来源:岑氏宗亲网 作者: 更新时间:2016-06-22 21:55:44

           岑毓英的早期故事(片段)
                           
                                      岑振淙

        一、岑、叶械斗
        二、岑毓英脱险记
        三、在逃亡路上
        四、从矿工到总督
        五、知恩图报
        六、以德报怨

     

    一、岑、叶械斗

        十九世纪中叶,广西西部最边远的小县西林县县城定安,两个地方小官械斗,演绎了许多丰富多彩甚至惊天动地的故事,其中一人还成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人物。
        岑毓英(1829—1889),叶发生(又名叶正帮)原是同窗学友,师从定安马仁先生。走上社会后凭借家庭背景和个人的智慧,两人都在各自的家乡当上了团练,叶发生在县城定安,管辖定安、者苗、高郭、八渡等乡。岑毓英任西乡团练,管辖那劳、那佐、西平、岩茶。定安、那劳两地都是云南客商马帮往百色贩卖烟土(鸦片)的必经之地。两人为收烟税的事产生矛盾,进而发展到武装械斗,大动干戈,双方打得天昏地昏。初期,岑毓英这边兵强马壮,占了上风,其部队曾把定安城包围得水泄不通,叶发生只得关闭城门不敢出战。岑毓英兵马破城指日可待,但不久战局急转直下,岑毓英的部下不战自溃,在一天夜里撤出阵地。叶发生不费吹灰之力大获全胜。
        岑毓英为何由强变弱,败在叶发生手下?据说原因有二:一是岑毓英在准备攻城之前,恐在破城后自己的部下乱来抢劫族中亲戚的财物,于是派人悄悄进城通知这些亲戚把贵重的东西转移城外匿藏。殊不知,当这些族人把财物运到城外路口时,岑毓英那临时凑合起来的部下不知缘由,竟然把财务抢劫了。被抢劫了财物的族人认为这是岑毓英为抢夺他们的财产而骗了他们,转而支持叶发生。于是,定安城内众志成城,坚决守护城门不失,大大削弱了岑家军。二是定安人很聪明,眼看城门快支持不下了,有人提议造几门假炮吓唬岑毓英士兵。叶发生命人连夜用晒谷的竹席卷成筒,再用锅底灰涂在外表,安装到涂了黑灰的木架上,对准四方山头岑毓英军队的阵地。这一招确实有效,没见过大炮的岑毓英部下看到此景被吓破了胆,不少士兵因为害怕而开了小差,岑毓英虽然知道定安没有大炮,但军心已经涣散,逃跑的士兵已难召回,眼看攻城无望,只得下令撤兵。

     

    二、岑毓英脱险记
          岑毓英退兵后,队伍也自行解散,回到那劳的除了四兄弟(毓英、毓祥、毓宝、毓琦),还有十来二十个家丁。岑毓英认为,那劳寨北有驮娘江,东有清水河护卫,易守难攻,叶发生断不敢侵犯,他放松了警惕。而叶发生这边,因为吃过岑毓英的亏,对岑毓英恨之入骨,非要拿下岑毓英的头不可。他用金钱收买那劳当地人,摸清岑毓英行踪,伺机捉拿岑毓英。
        在家悠闲了一段时间,无事,岑毓英放松戒心。一天早上,他独自一人拿着钓鱼竿,来到离家一公里远的驮娘江边,在一块大石头上(注1)钓鱼,被叶发生的线人发现。很快,潜伏在那劳周边的叶发生部下马上集中,把岑毓英团团包围起来。在百米开外有人高喊:“在大石头上面的就是岑毓英,别让他逃跑了”。岑毓英抬头一看,黑压压一帮人手持刀枪向自己冲过来。他不禁心凉了半截,前是水深浪高的驮娘江,后是一群野狼似的敌兵,他能逃脱今天的厄运吗?还好,江边长有一些小树和杂草,他钻进了身后的杂草丛中躲了起来。但这里也并非很安全,在空旷的江边,敌兵来搜查很容易发现。他想,今天要成为叶发生的阶下囚,性命难保了。正在绝望之时,突然,一大片浓雾很快遮盖过来,几米开外看不清人影,天助贵人啊!待那些兵丁来到大石块旁,见不到岑毓英很是奇怪,一个小头目说道:“刚才岑毓英就明明在这石块上,怎么就一下子不见了,不会跑得太远的,赶快搜索!”在离石块不远的岑毓英听得清清楚楚。兵丁开始搜索,有的甚至摸到距岑毓英不足一米处,就是找不着岑毓英。折腾了大半个时辰怎么也找不到目标,他们把搜索的范围扩大到附近的山上,仍然一无所获。饥肠辘辘的兵丁只得扫兴而归。
        叶发生命令部下对岑毓英一家及紧跟岑毓英的岑氏族人采取残酷的报复行动——烧、杀。岑毓英的弟弟闻讯哥哥遇险即举家外逃,房子被随后赶到的叶家兵一把火烧成灰烬,留守的几个家仆也被抓走。而和岑毓英最要好的龙言屯岑宏辉兄弟一家就更惨了,不仅房屋和谷仓被烧,宏辉的大哥宏尔,二哥宏珠同时被害身亡,宏辉和两个弟弟 (注2)脱险外逃,幸免于难。据说,被害的岑氏族人不止龙言两兄弟。
        岑毓英钓鱼脱险后,往山上密林深处走,在山上他看到自己房屋浓烟滚滚,心里无限悲愤。他没家了,也不能在那劳乃至西林范围内呆下去,唯有远走他乡避险了。他想到岩茶乡(今隆林县)师弟覃修纲,决定到那里躲一躲。当晚深夜他来到距那劳二十多华里的八旦住了一宿,第二天他正路不敢走,而是翻过山梁来到一个叫弄朴的小寨歇息,待恢复体力后再赶路。
        叶发生的暗探也够精明,竟然探到岑毓英往岩茶方向逃走,叶家兵随即追到岩茶去,这出乎岑毓英预料。
        来到岩茶地界,岑毓英放松了警惕,他敢走正路了。走着走着,突然听到后面传来声音,他往回一看 ,一队人马快步向他冲过来,是叶发生的追兵追过来了,他顿时紧张起来,路边没有可躲藏的树林,他只有往前跑,拼命地跑。恰好这里距覃修纲的家不远,而他跑得快,和后面的追兵拉开了一段距离。他一头插进覃修纲的家,正好覃修纲的父亲覃朝明在家,忙问是什么回事。岑毓英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后面追杀我的兵快到了,叔叔救我一命。”覃朝明二话不说,拉着岑毓英上楼,迅速把楼上的糯谷把(注3)一把一把挪开,留下一个空间叫岑毓英蹲下去,再把谷把盖上,和原貌一样一一堆糯谷把。覃朝明做完这些刚下到楼下,叶发生的追兵就进来了,一进门就问:“刚才进来一个人藏在哪里?”覃朝明本想否认有人进来,眼看已瞒不过,只得说到:“那个人进来喝口水就从后门出去了。”那些兵丁不相信,把楼上楼下每个房间都搜遍了,不见岑毓英人影幸幸离去,又把寨上每家都搜查了,还是无功而返。
        追兵离去了,岑毓英在覃修纲家藏了下来。覃修钢派人到那劳、板桥一带好不容易找到岑毓英的三个胞弟,三兄弟跟着来人趁夜绕道赶往岩茶,秘密与大哥毓英会面。兄弟劫后相见,感慨万千,他们在黑暗中看到一丝亮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话说龙言宏辉三兄弟逃出火海后,也往隆林方向走,他们探知岑毓英在岩茶境内,经多方打听,才找到岑毓英兄弟。七个人中个个武艺高强,如今汇合在一起,是一股不容小视的力量。他们不甘心做失败者,他们誓言要东山再起。但当前敌强我弱,形势对他们极为不利,整个西林已是叶家的天下,他们只有远走高飞。
        向哪个方向走?几经商议,最后决定到凌云泗城府,那里岑氏家族势力强,安全,到那里呆段时间再作打算。
        为避人耳目,半夜鸡一叫兄弟们就出发了,开始他们前途未卜漫长的逃亡之路。

        注1:岑毓英钓鱼的地点在现在洞洋屯对面,那块大石头后人称作钓鱼台,保留至今。
        注2:岑宏辉(三品官)四弟岑宏蔚(二品官)是岑毓英最要好的族亲加朋友,梁福的<岑毓英>里有记述。五弟岑宏芳,五品官,中法战争在越南失踪。
        注3:糯谷不易脱粒,人们用专用的剪刀一穗一穗剪,留有一尺左右的穗竿,绑成一把把晒干后堆放在楼上。

     

    三、在逃亡路上
          岑毓英率领的一行人(有说十来人,具体人数不详),每人一包简单行李,有的背插一把刀,还有手持棍棒三叉的,土匪不象土匪,官兵不象官兵。途中他们丝毫不侵犯群众利益,所以不碰到什么麻烦事,算是顺风顺水。
        都说天下岑姓一家亲,岑毓英他们一路上都打听前方哪些寨子有岑姓,只要找到岑家,天还不晚他们都要在这里投宿。有时为了赶到有岑家的寨子,即使天黑了他们也非要赶到那里去不可。
        一天,他们来到田西县(今田林县)浪平乡平山村新寨屯,投宿在岑姓家。初到之时,主人还算热情,但几餐饭过后,客人的饭量又大,主人的脸色有点难看了。也难为他,平山这地方是石山区,耕地少之又少,不少农户温饱还成问题,粒粒皆辛苦啊!岑毓英理解主人的心思,但这事触动了他的心灵。他想到泗城府虽然安全有保障,主人也不一定是抠门的,但依人篱下的生活不好过,他必须改变主意,另择新路。
        他决定向贵州方向走,到那里再作打算。他打听到与平山相邻的板劳屯有许多岑姓,决定到那里投宿。
        辞别了新寨屯,走了大半天来到百乐乡板干村(今田林县),这里地势开阔,一条河流绕过村庄,河水清洁见底,碧波荡漾,河里鱼儿成群,河岸稻田连片,真是个鱼米之乡啊!板劳屯就是在板干下游不远处,岑毓英当晚就投宿到板劳屯岑秀峰家。
        岑秀峰是当地的富户,本来对人就热情大方,见到自家来了一帮衣襟整洁,又彬彬有礼的本族人,甚是高兴。他打发家人打扫房间,开柜辅床,忙里忙外。又杀鸡宰羊,象过年一样热闹。这是岑毓英弟兄们自逃难以来第一次尝到的美味、睡的安稳觉。
        第二天早上醒来,太阳已爬到两竿子高(早上9点钟左右),洗漱过后,岑毓英来到村边转悠,一来释放多日的内心积虑,二来观赏当地的秀丽风光。走着走着,发现村边有座寺庙,有香客进庙上香,他也想进庙去看热闹,但自己初来乍到,他不敢牟然闯庙。回到岑秀峰家,他问这庙的情况,灵与不灵?岑秀峰告诉他这庙年代久远,供奉关公圣帝,很灵,能预测人生吉凶。岑毓英心想,困难当头何不去试一试,问卜自己的前程。
        午饭过后,岑秀峰陪岑毓英一行带着纸香来到寺庙。跨过门坎,只见寺庙里金碧辉煌,关公塑像活灵活现,高高在上,威风凛凛,寺庙里肃穆壮观。岑毓英点上一柱香轻声乞求圣帝预测自己的前程,两个看守寺庙的男子接着在一个沙盘上操弄着(注),很快,沙盘上赫然出现一首诗,岑毓英俯身细看,诗日:
             立基立业在征程,
             正气方刚无佞惊,
             剿寇平蛮擎倭胆,
             安良除暴应修身。
             无情树掩窥窗月,
             有意风吹出岫云,
             文卷爵禄名已在,
             须当奋勇越恒心。
        岑毓英连看了两遍,心中窃喜,他连忙找出纸笔快速记下,并把内容解释给弟兄们。弟兄们听后拍手叫好。这首诗就象一副兴奋剂,安慰和鼓舞落难的他们。虽然前程道路漫漫,且坎坷不平,但最终会成功的,他们满怀信心。
        在板劳住了几天,岑秀峰照样每餐酒肉招待,岑毓英过意不去,决定要走。岑秀峰挽留不住,只能主随客便了。走的当天,岑秀峰拿出一百块银元给岑毓英做路费,并派人护送到红河边渡船到贵州地界。岑毓英感激不尽,心想有朝一日黄袍在身,定要厚报这位善良大方的族人。
        当天傍晚,岑毓英一行来到贵州册亨县一个叫拉捌的小寨子,住进一岑姓农户。这里比较闭塞,过往的人不多,家主看到来了一帮相貌堂堂的本族人,很是高兴,家人个个笑脸相迎。细看发现全家九口人,除家主全是女人,莫不是到了女人国?经交谈,方知这家连生了七姐妹,除了两个年纪较小,五个姐妹都长成了大姑娘,个个美貌堂堂,如花似玉,可不知为什么,全都未成家。
        吃完晚饭,主人一直和岑毓英聊天。谈到夜深,主人道了出了他的苦衷,他苦于没招到一个上门女婿,希望岑毓英或者他的弟兄们做他的女婿。岑毓英心想,这是主人的真心话,要是那些走投无路无亲无戚的逃亡者,遇上这等艳事,何乐而不为?可他和他的弟兄们有自己的抱负,自己的理想,他婉然谢绝了主人的诚意,所有兄弟没一个愿留下来。
      这家人纯朴、善良,很同情这帮难兄难弟们。岑毓英一 行要走时,他们把家里最值钱的几捆脱了籽的棉花(约一百斤)送给客人作路费,岑毓英笑纳了。
     

         注:传说旧时一些地方寺庙有人来求签,由看守寺庙的两个人坐在沙盘的两端,一根小木棒正中固定一根呈丁定形的筷条。木棒两头挪在那两个人的两根手指中间,在沙盘上恍动,筷条的下端在沙盘上能写出一首诗,道出求签人的身世和命运。

    四、从矿工到总督
         岑毓英一行从册亨,经安隆、兴义来到了云南的罗平。一个多月的行程,所带盘缠也花光了,这里人生地不熟,为了糊口,他们得找一份工作来干。正好,那里有个金矿需要人,他们决定去试试。
        来到矿区,矿主看到这些人不象一般瘦弱的打工者,而是个个虎背熊腰,目光税利,虽然每人身上都带有武器,但不象劫匪。矿主问到:“你们来此目的是什么?”“打工!”岑毓英回答。矿主又问:“你们可会武功?”岑毓英回答:“那是小菜一碟。”矿主要他们演示一下手上的功夫,岑毓英叫弟兄们放下行装,轮番上阵演示。刀、棍、长矛、三叉都用上了,矿主们看得目瞪口呆,拍手称赞。演毕,矿主都争着要这些会武功的兄弟们去看守各自的矿井,因为常有一些地痞、劫匪到矿区明抢暗偷,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有这些武艺高强的人来帮他们守护矿区,他们求之不得。
        岑毓英把兄弟们分到各个矿井,他们白天黑夜都守在矿井上,吃住就在井口旁简易的茅草棚里,低矮的草棚没有床架,一捆草铺在地上就是他们的床。这不象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翻版吗?岑毓英想到。是啊,自古以来的开国帝王、将相,没有哪几个不经过伤筋痛骨的磨炼,与那些经过千锤百炼的成功者相比,我岑毓英今天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他暗暗安慰自己,要耐得住。
        岑毓英和他的弟兄在矿区工作认真,尽职尽责,他们先后制服了来作案的地痞和劫匪,矿区得到了安宁,矿主也奖励了他们。
        罗平知县(县长)知道岑毓英武艺高强,在当地无人能比,是难得的人才。于是,把岑毓英等人调来县里,做他团丁的武术教练。
        岑毓英在弟兄们的协助下,经过严格训练,团丁个个学得一套好绝技,知县大喜。与此同时,知县发现岑毓英不仅武艺高强,文才也了得,于是他把岑毓英调到身边兼做他的秘书,岑毓英如鱼得水。
        时值云南地方极端势力发动武装暴乱,叛军一度把昆明包围,昆明告急,派人请求出兵。岑毓英受命,他以这帮团丁为骨干,在其他官军的配合下,成功解围昆明(注)。又经过数年苦战,在云南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平息了叛乱,岑毓英也官至云、贵总督。
        岑毓英在平息云南暴乱,和以后驻防台湾、率兵出国抗击法军,有许许多多精彩绝伦的故事,有的已上史书,还有很多有待高手去挖掘了。
     

        注:据说当时围城的叛军有二十万人马,比官军多,岑毓英用计诈围城的叛军大小头目进城谈判,并封官许愿。叛军头目不知是计,当他们进得城门,城门立即关闭,这些大小头目全被截杀,城外叛军群龙无首,散伙打游击去。


    五、知恩图报
          岑毓英知恩图报的故事很多,这里仅叙说其中的两例。

                      (一)培养 重用覃修纲
      对于救命恩人覃朝明,岑毓英终生不忘,他在云南开始走红后,即派人把覃朝明的儿子覃修纲接到云南共事。对覃修纲如对自己手足兄弟,百般呵护,重视培养、提拔。
      覃修纲是个了得的能人,不仅武艺高强,还善于带兵打仗,打仗时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累建奇功。覃修纲名声显赫,功盖南滇。战后,岑毓英上奏朝庭,封覃修纲为二品官,这是清末西林除岑氏以外官阶最高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人为黄金林,西林当时二品官共有10人)。
      岑毓英生前一再交待儿子岑春煊要厚待覃修纲,岑春煊任两广总督后,调覃修纲到广西百色任职,任“三省营务处总戎”,驻扎云南文山。覃修纲为当地的建设作了不小的贡献,逝世后当地文人在悼词中日:将军名死身不死,赫赫威名标青史。这与岑毓英的培养提携不无关系。

                         (二)、厚礼回报岑秀峰
      岑毓英当上云贵总督后,他没有忘记在逃难中岑秀峰热情招待和慷慨资助,他派人带着厚礼(主要是金银)、书信送到板劳岑秀峰家,信中除对岑秀峰当年的恩赐表示感谢外,还邀请岑秀峰本人或家族亲戚到云南共事。岑秀峰收到礼品和书信,高兴得不得了,想不到当年的善举今天有如此丰厚的回报,自己资肋的人当上了大官,从此岑氏脸上增添光彩。他恨不得长上对翅膀飞到昆明岑毓英身边。可惜自己年事已高且有妻室,儿孙需要管教,昆明这福地他不能去享受了。既然岑毓英说到除家中成员外,亲戚都可以去,何不找几个近亲去闯一闯!
      岑秀峰招来族中的青壮年,说明缘由,问询谁愿意去跟随岑毓英,幸许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可这些没出过远门见识不多的人(包括岑秀峰的儿子),大多不敢出声,只有近亲罗松仁等几个胆子大的表示愿去闯世界。
      来人带着罗松仁等人回到昆明,岑毓英见不到岑秀峰,深感遗憾,大好的升官机会啊,岑秀峰错过了。但岑毓英也重视新来的板劳人,经考察,这几个新来的人既无文化又无特长,只能安排打杂了。后来发现,罗松仁这人很诚实,且有一手剃头发的好手艺。岑毓英安排他在身边打杂,专给自己剃头刮胡须。
      一年多以后,有一天罗松仁给岑毓英剃头。当他剃完头要刮胡须时,握剃头刀的手突然发抖,抖得连剃须刀都掉在地上了。岑毓英感到奇怪,忙问:“罗松仁,今天怎么成这个样子?”罗松仁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全身颤抖带着哭腔说:“老爷,小人不敢,小人不敢、、、、、、”岑毓英追问到底是什么回事?罗松仁道出了原因:“有人用金银收买小人,让小人在给老爷剃头刮胡须时,顺手下刀将老爷的喉管割断,并威胁说如果做不到就要小人的命,小人不敢啊!”岑毓英倒出一口凉气。隐患啊,要不是罗松仁有良知,今天的命就难保了。他感激罗松仁,感激岑秀峰遣来的是好人。
      又过了一年,一天,岑毓英主持召开加封官员大会,会上由各人自己述职,然后提出自己该要哪个品位。当轮到罗松仁时,他说不了几句话,岑毓英干脆打断他的话头,问他:“你要几品官?”罗松仁爽快地回答:“我要十品官。”众人哄堂大笑。最低的官位是七品,罗松仁却以为数字越高官越大。岑毓英也掩面笑了,无奈啊,本想让他享个官名,但“抱人上树”(树指巴蕉树,壮语意为提拔无能的人)不行。
      念在罗松仁对自己的忠诚,同时他也在身边干了两三年活,岑毓英后来送给他的安家费比别人多得多,并嘱咐他回家买田买地。“我要十品官”的故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在西林那劳、田林百乐的板干板劳,还有人津津有味地说这故事。
      岑秀峰当年慷慨解囊,派来的人又如此忠诚,这样有恩有德的人实在难得,他想再给岑秀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给什么?金钱对岑秀峰已经算不了什么,而象征权力的东西才是无价之宝。他从府中拿了一面“令旗”,派专人送到板劳岑秀峰手上。在旧社会,只有权力相当高的特殊官员才能握有“令旗”。手上有“令旗”的人可以先斩后奏,即先杀人才报告上峰,上峰也不追查责任。岑秀峰知道这“令旗”的作用和份量。但他是个守本份的人,不与人结怨,他把这面令旗当作象征意义,平时锁在箱子里,朋友来了高兴就拿出来看看。这面令旗岑秀峰后人当作珍品保存,一代传给一代。上世纪八十年代,笔者到板劳屯在岑秀峰第五代后人那里看到过那面“令旗”,这是一面长一尺多宽不足一尺的黄色三角形布料旗,中央一个大大的“令”字,还有一行行不易看懂的匾体字。
      这面令旗,和同时保存下来的一本《西林岑氏族谱》佐证了岑毓英当年逃难途经板劳受到岑秀峰厚待的真实性。

     

    六、以德报怨
          岑毓英平息了云南的地方暴乱,受到朝庭的嘉奖:“头品顶戴”、“身穿黄马褂”,名声大振,显赫一时。
        趁云南战事平息之机,他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家乡那劳。这次衣锦还乡,与当年狼狈出逃简直是天地之别,世道变得如此之大,他无限感慨。这么多年来,他念念不忘一个人,那就是叶发生。在逃难路上,当矿工的艰辛时刻,他想到叶发生就咬牙切齿。常言道:“有仇不报非君子,有恩不报枉费人。”他曾想过,有朝一日定要报叶发生的一箭之仇。可是,当他黄袍在身,位居云贵总督时,对叶发生的态度来了个根本改变,似乎违背常理,这次回来,他非要见到叶发生不可。
        一天,岑毓英带着一行人来到定安,叶发生早被吓得屁滚尿流,逃到山上躲起来了,岑毓英派人四处寻找。叶发生深知这天下变了,变成岑家的天下了,自己插翅难逃。死就死个明明白白吧,他不得不出山回到定安。
        这边岑毓英早就设了丰盛的宴席,叶发生有人引领来到宴会厅,当他一脚跨过门坎,只见满桌的佳肴,一些地方名流早已坐定,岑毓英起身微笑着迎面走来,叶发生朴通一声跪在地上,双手作揖,连声说:“鄙人有罪,罪该万死、、、、、”岑毓英忙说:“不要这样,不要这样。”一边轻轻把叶发生扶起,半拉半推把他拥到贵客座位上。叶发生一直低着头,不敢正视。坐在一旁的岑毓英轻轻拍拍叶发生的肩膀,说到:“老同学,我这是真心实意来答谢你,说实话,当年如果没有你,我就没有今天。”一句话使叶发生羞愧难当,满脸通红。他万万想不到,当年的死敌如今这么海量,原谅自己的罪行,天下难得啊!连忙说:“我实在对不起你,对不起你、、、、、、。”“那些都过去了,君子不记旧仇,从今天起,岑、叶两家要翻开历史新的一页。”岑毓英说完端起酒杯给叶发生敬酒,叶发生不敢怠慢,端起杯站起身和岑毓英碰杯。接着主客推杯换盏,话语连连,直喝到人人面红耳赤。
        饭后,岑毓英叫手下人拿出贵重礼品赠给叶发生(注),叶发生激动得泪流满面。
        岑毓英君子不记旧仇的故事,成为后人的美谈流传至今。
    注:叶发生后来给儿子娶定安街一王姓女子做媳妇,彩礼中有一对精美的花瓶,据说这花瓶是岑毓英赠品,王家当作珍品保存,其中一只还保留到现在。


                                                      201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