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氏留言
-
岑延旺于2022-10-27的留言:
湖南永州江华岭东一带散布着岑氏,因为文革时期族谱被毁,但是按照广西西林字辈排序,不知道我们是哪里来的了,老一辈说以前跟桂岭一带岑氏族人有联系,进入21世纪后,没联系了……有没有人考证一下。 -
岑卫东于2022-05-13的留言:
岑氏亲人们,大家好!我是岑卫东,是文化大革命时代的“产物”。机缘巧合吧,终于能在这里见到如此多的岑氏亲人们围聚一堂畅所欲言,很是心慰,同时也带着一丝丝的遗憾!因为我还未出生时,爷爷(岑定伍)就不在世了,后来妈妈生我的时候,又遇上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可能是文化大革命复杂的氛围和我俩兄妹当时还小的缘故吧,爸爸(岑国玉)一直守口如瓶,极少对我们兄妹俩谈起他的身世和爷爷的事情,甚至我妈妈都不知道一丁点。再后来,我爸爸有一天突然得了急病,很快就离我们而去了。我现在只有了解到爷爷(岑定伍)有一个兄长,在逃难时失散了(名字不详),之后爷爷就做起了生意,并雇佣了工人协作 他,听说爷爷的生意还做得不错(当时那个时代,我爷爷属于榨取贫下中农的血汗,走资本主义道路,政治身份不良,是要受到批斗和坐牢的)。不知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否找到一点点的线索否?愿上天给我一点希望,也愿能从岑氏宗亲网里能得到一点点的线索。万分感谢!! -
岑炳旺于2022-04-02的留言:
我们想增加人才库,有一位岑氏后裔在南宁二中任副校长,另一位在平乐县交通局任副局长。 -
岑勇于2022-03-08的留言:
祖墓碑文: 莫为之前雖美弗彰,莫为之後雖盛传我,祖之前後,世襲於朝,而受爵者,其历有可纪矣。 一始祖岑公諱彭。汉马功劳擢授廷行大将军乃湖广襄汉南阳始镇也。 一始祖岑公諱世铿。擢授怀远大将军乃溪洞镇也。 一始祖岑公諱永珍。擢授盟威大将军亦溪洞复镇也。 一始祖岑公諱伯颜。擢授田州中顺大夫试也。 一始祖岑公諱永泰。擢授恩州奉训大夫试也。 一始祖岑公諱辉。擢授岜鈴汎官总司守也。 一始祖岑諱光裕。为国亡身,蒙上宪不忍昧功臣,柱碑立祠,以祀之留後。仲述分住于此,只克全後裔分为五枝,有孙国泰初头门庭,继後子孙荣昌。皆由祖德流芳,以及於今孙等,歆潜恐夫特著表於,兹以头不忘之意耳。 -
岑厚霖于2021-11-18的留言:
自从19年我爸过身之后,我就一直没怎么接触岑氏宗亲的事和东西。今天忽然好想我爸,点开了他的微信头像,看到朋友圈,发现了这个宗亲网的链接,就进来看看。我想说 是,家里还有很多我爸当时收集什么关于族谱的资料。不知道有没有人需要?希望能对大家有用,不用放在家里蒙尘。
岑氏典故
当前位置:首页 > 岑氏典故 > 岑氏典故
岑氏名人传略(1)
信息来源:岑氏宗亲网
作者:
更新时间:2009-10-15 22:18:45
岑氏名人传略(1)
(一) 唐·景仁公列传
岑文本(公元595~645年),岑之象之子,字景仁。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县东北)人。隋唐文学家,唐朝重臣。祖善方,后梁吏部尚书,更家江陵。父之象,仕隋为邯郸令,坐为人讼,不得申。
文本年十四,诣司隶理冤,辩对哀畅,无所诎。众属目,命作莲花赋。文成合台嗟赏。遂得直。性沈敏有姿仪,善文辞,多所贯综。郡举秀才不应,萧铣僭号。召为中书侍郎,主文记。河间王考恭平荆州,其下欲掠夺。文本说考恭曰:自隋无道,四海救死於颈以望真主。麇氏君臣,决策归命者,意欲去危就安,大王诚纵兵剽系,恐江岭以南,向化心狼顾麇惊。不如厚抚荆州劝未附陈天子厚惠谁非王人。孝恭善之,遽下令止侵略。署文本别驾从击辅公祜。典檄符进署行台功郎中。贞观元年(公元627年),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太宗既藉田又元日朝群臣,文本奏藉田三元颂二篇,文致华赡,李靖复薦于帝,擢中书舍人。时颜师古为侍郎。自武德以来,诏诰或大事,皆所草定,及得文本号善职而敏速过之,或策令丛遽敕六七人,此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师古以谴罢,温彦博为请帝曰:师古练时事,长於文诰,人少逮者。幸得复用。帝曰:朕自举一人公毋忧,乃授文本侍郎,专典机要。封江陵县子。是时魏王泰有宠,侈第舍,冠诸王。文本上疏劝崇节俭,陈嫡庶分,宜有抑损。帝善之,赐帛三百段,逾年为令从伐辽东事,一委倚至粮漕,最目甲兵。凡要料配差序筹不废手,由是神用顿耗容止不常,帝忧曰:文本今与我同行,恐不与同返矣。至幽州暴病,帝临视流涕。卒年五十一,是夕帝闻夜严曰:文本死所不忍闻,命罢之。赠侍中广州都督,谥曰:宪,陪葬昭陵。始文本贵常自以兴孤生,居处卑室,无菌祷帏帐,事母以孝显,抚弟侄笃恩义,生平故人,虽羁贱必钧礼,帝每称其忠,谨吾亲之信之。晋王为皇太子,大臣多兼宫官,帝欲文本兼摄,辞曰:臣守一职犹惧其盈。不愿希恩东宫,请一心以事陛下。帝乃止。但诏五日一参东宫。每进见,太子与之答拜。始为中书令,有忧色,母问之答曰:非勋非旧,责重位高,所以与之也。有来庆者辄曰:今日受吊不受贺,或劝其营产业。文本叹曰:吾汉南一布衣,步入关,所望不过秘书郎,县令耳。今无汗马劳,以文墨位宰相,奉稍已重尚何殖产业邪。故口未尝言家事。既任职久赉赐丰饶皆令弟文昭主之。文昭任校书郎,多交轻薄,帝不悦。谓文本曰:卿弟多过。朕将出之。文本曰:臣少孤,母所钟念者,弟也。不欲离左右。今若外出母必忧,无此弟是无老母也。泣下呜咽。帝愍其意。召文昭让敕卒无过。孙羲,从子长倩,孙羲字伯华。第进士,累迁太常博士,坐伯父长倩,贬郴州司法参军,迁金坛令。时弟仲翔为长洲令仲林为溧水令,皆有治绩。宰相宗楚,客语本道巡察御史:毋遗江东三岑,乃薦羲为汜水令,武后令宰相举为员外郎者,韦嗣立薦羲。且言惟长倩为累久不进,后曰:羲诚材何诿之拘,即拜天官员外郎。於是坐亲废者,皆得援而进矣。俄为中书舍人。
中宗时武三思用事,敬晖,欲上表削诸武封王者,众畏三思不敢为草,独羲为之。词谊劲切,由是下迁秘书少监,进吏部侍郎。时崔是郑音,及大理少卿李元恭分掌选,皆以贿闻。独羲劲廉。为时议嘉仰帝崩,诏擢右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罢为陕州刺吏。再迁户部尚书。景云初,复召同三品进侍中。封南阳郡公,初节愍太子之难,冉祖雍诬帝及太平公主连谋,赖羲与萧至忠保护,得免,羲监修中宗实录,自著其事。帝见之,赏叹。赐物三百段。良马一匹。下诏褒美。时羲兄献为国子司业,仲翔陕州刺史,仲林商州剌史,兄弟子侄,在朝要者数十人。羲劝曰:物极则反,可以惧矣。然不能抑退。坐豫太平公主谋,诛其家。
弟文叔子长倩少孤,为文本鞠爱,永昌(公元689年)中累官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垂拱(公元685年)初自夏官尚书,迁内史知夏官事。俄拜文昌右相。封邓国公。武后擅位,喜符瑞事,群臣争言之。长倩惧间亦开陈,请改皇嗣为武氏,且为周家储贰,后顺许,赐实封户五百,加特进辅国大将军。凤阁舍人张嘉福,洛州民王庆之,建请以武承嗣为皇太子,长倩争不可,长倩谓皇嗣在东宫,不宜更立,与格辅元不署,奏请切责嘉福等,和州浮屠上大云经著革命事,后喜,始诏天下立大云寺,由是与诸武忤,罢为武威道行军大总管。征吐蕃。未至,召还下狱,来俊臣协诬长倩与辅元欧阳通数十族谋反斩于市。五子同赐死,发掘先墓。睿宗立,追复官爵,备礼改葬。《新唐书》曾预修《大唐氏族志》、《文思博要》。《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文集六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四首,《全唐诗续拾》补诗一首。
自岑文本始,其侄岑长倩、孙岑羲相继为相,一门三相,令人惊叹。见《旧唐书》卷七十、《新唐书》卷一0二及《中国历代宰相传略》中。
岑文昭(生卒年不详),南阳棘阳(今新野县东北)人。文学家岑文本之弟。曾任校书郎之职,但多交轻薄无知之人,唐太宗很不高兴,对岑文本说:“你的弟弟有不少过错,我将出他为外官!”文本哀奏道:“臣少孤,母所喜爱的人是我弟弟文昭,不欲离左右,今若将他出之为外官,我母心中必然忧虑,无弟文昭,是无老母也。”奏对时泪流满面,放声大哭。唐太宗见此,召来岑文昭,当面教训一番,岑文昭回悟,一改常态,谨慎作人,以后没犯过大的过错。事见《旧唐书》卷七十、《新唐书》卷一0二。
岑长倩(公元?~ 691年),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东北)人。岑文本兄弟岑文叔之子。公元682年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代宰相名称)。公元686年任内史。公元690年,为文昌右相,封邓国公。武则天当上女皇后,一直想在武氏家族中选一人立为皇嗣。她的侄子武承嗣野心勃勃,一心想当皇太子。一些官员为讨好武承嗣,便发起请愿,要求武则天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岑长倩虽然曾上书武则天,奏请将太子改姓武氏,但他坚决反对武承嗣为太子,并要求严惩这次请愿的发起人。武承嗣对此怒不可遏,上奏任岑长倩为武威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征讨吐蕃。在他赴任途中又将其召回,以图谋推翻武周、复兴李唐的罪名,于公元691年下狱处死。后至唐睿宗即位,追复官爵,备礼改葬。见《旧唐书》卷七十、《新唐书》卷一0二有传、其事载《中国历代宰相传略》中。
岑景倩(生卒年不详),岑长倩之弟。曾任麟台少监、卫州(今河南省汲县)刺史、昭文馆学士等职。见《旧唐书》卷七十、《新唐书》卷一0二。
(二) 唐·伯华公传
岑羲(公元?~712) 字伯华,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初唐重臣岑文本之孙。登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因伯父累,贬郴州司法参军,迁金坛令,转汜水令,武则天执政时期为广武(今河南省荥阳县)令。有能名,后经凤阁侍郎韦嗣立推荐,任天官员外郎。唐中宗(公元705~710年)执政期间,同中书门下三品(唐代宰相名称)。唐睿宗执政之初,进侍中。长安年间(公元701~704年)封南阳郡公。神龙初(公元705年)为中书舍人。当时武三思独揽大权,侍中敬晖意欲上书请削武氏之中为王者,需选一人起草奏章,众人畏惧武三思,皆借辞推托不敢承担此事。他深表支持,操笔即成,言辞切直。因此惹犯武三思,将他转为秘书少监,再迁吏部侍郎。他十分廉正,受时人赞美,后加任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睿宗即位,出为狭州(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剌史,后又历任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公元712年,又被授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再度入相,监修国史,删定格令,撰修《氏族录》。后又监修《中宗实录》。善诗文,存诗六首传于后世。见《旧唐书》卷七十、《新唐书》卷一0二有传,其事列《中国历代宰相传略》中。
(三) 唐·嘉州公列传
岑参(公元715~770年),号嘉州,岑文本后人。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县)人。因他作过嘉州都督(今四川乐山市),故后人称他为岑嘉州。岑参出身官宦家庭,五岁开始读书,九岁时已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十五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家道中落,他便随哥哥学习,遍览经史。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考中进士,得授兵曹参军官职。天宝八年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等地,当时他满怀报国壮志,想在戎马生涯中开拓前程,但总是郁郁不得志,不久回到长安。在长安这一段,他曾和杜甫、高适等著名诗人酬唱往来。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秋和杜甫等五人同登慈恩寺塔,就同一题材各赋诗一首。慈恩寺塔即西安著名的大雁塔,岑参在这五人中最为年轻,由于他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更显得雄浑豪放,别具一格。大雁塔咏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为人津津乐道的盛事。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四十岁的岑参怀着“早知安边计,示尽平生怀”的思想,第二次出塞,任安西节度使封长清幕中判官,岑参的才能很受封的赏识,此时诗人创作丰富。多数边塞诗便写成于此时,其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诗人的代表作: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写景送别之作,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边疆奇丽雪景,抒发诗人真挚深厚的友情,表达诗人对边塞风光与边塞生活的热爱,特别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奇的比喻更是千古绝唱,脍炙人口,真称得上神来之笔。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安禄山叛军攻陷长安。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肃宗从灵武迁至凤翔,岑参自酒泉来到凤翔,由于杜甫等人的推荐,肃宗任命他为右补阙。十月,跟随肃宗回到长安。在这个时期,他的诗深刻地表现了祖国残破、人民生活痛苦和对敌人无比憎恨的心情,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争开。
即景抒情,哀时伤乱心情宛然如见。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五十一岁的岑参出任嘉州都督(今四川乐山市),后又被罢官,转流于四川成都。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正月,这位杰出的诗人贫困交加在成都客舍溘然辞世。在去世的前夕,诗人曾作《客舍悲秋有怀两省归游呈有幕诸公》诗:“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鸣蝉空满耳。”这首诗,可以说是他最后的悲歌,也是他一生经历和思想的总结。
岑参以七言诗见长,五言诗中也不乏佳作,一生中给我们留下了三百五十多首诗作,有《岑嘉州诗集》流传于世。岑参几度出塞,对边地征战生活和塞外风光有着长期的体察和深刻的认识,便以大量独具特色的诗展示了塞外壮丽图景,充满激情地歌颂了边关将士的战斗精神。在这些诗篇中反映出作者的积极乐观人生态度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诗人想象丰富,构思新奇,语言明快,换韵自然,形成一种雄壮奔放,奇峻壮阔的浪漫主义风格,诗中描绘的火山黄云,狂风大雪,飞沙走石,金甲红旗,胡琴羌笛等等,都给人一种奇情异彩的艺术享受。岑参的诗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据传,岑参每一诗成,不仅汉族官民,就连少数民族军民都争相传抄吟诵。宋代大诗人陆游对岑参十分推崇,说他“笔力追李、杜”,“是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高即高适,为边塞诗派中另一代表人物)。清代文学家姚石甫在《论诗绝句》中对岑参赞扬道:“王李高岑竞一时,盛唐兴趣是吾师。何人解得襄阳俗,始信嘉州已好奇。”见《旧唐书》卷六十、《新唐书》卷七十二。
(岑耀林摘录于二00九年秋)